首页 / 

【两会关注】全国人大代表刘庆峰谈精准扶贫

发表时间:2021-02-28 01:21
分享到:

  克强总理在上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要在就业地稳岗就业,要支持扶贫产业恢复发展。我们积极响应号召,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产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我们的“脱贫攻坚”工作具体来说,分为“技术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推普脱贫”五个方面:

  “技术扶贫”——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让盲人听得见文字,让聋人看得见声音”,我们的“三声有幸”扶贫计划,通过对特殊人群开发团队投入技术、服务等资源达2000万,免费为视障、听障等公益人群在阅读、聊天、社交等场景提供超过5,000万次/日的语音服务,累计支持1000多家开发无障碍应用的创业团队。

  “就业扶贫”——就在5月20日,科大讯飞在贵州毕节市大方县设立“大方天河科大讯飞智慧扶贫车间”,我们将持续为大方县提供贵州方言标注、图片识别OCR标注等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工作机会,让当地人通过我们的培训,就可以用一台电脑实现数据标注,正式上岗后足不出户就能有稳定收入,以当地人带动当地人就业的方式,帮助大方县更多人学习技能实现长久脱贫;未来,在国家“新基建”的整体部署下,我们还将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为当地产业升级助力,为产业发展持续“造血”。

  “教育扶贫”——我们通过人工智能走进偏远山区,助力乡村教育实现“因材施教”,科大讯飞的A.I.教育公益计划至今已陆续走进云南、贵州、四川等50多所学校,而科大讯飞的智慧教育产品和服务已覆盖全国3.5万所学校超过1亿的师生。

  “医疗扶贫”——我们通过人工智能普惠基层医疗,为基层医生提供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服务,科大讯飞的“智医助理”已在全国百余个区县,1200多个乡镇级医疗机构,12000多个村级医疗机构,累计提供辅助诊疗服务3300万人次。

  “推普脱贫”——我们与教育部、国家语委、国务院扶贫办合作,通过人工智能推广普通话,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认读常用规范汉字、掌握日常生活用语。目前,“语言扶贫”APP已在云南、广西、甘肃、新疆等地使用,助力累计32.8万各民族群众快速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水平。

  我们认为,精准扶贫,既要解决“就业”,更要解决“产业”,人工智能不仅是国家新基建战略的主力军,也是扶贫攻坚的生力军,帮助基层群众全面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助力国家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