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李淑梅
5月13日,在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前夕,全国政协委员、沈阳市政协主席韩东太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时表示;2010年,《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设五大国家中心城市。近两年,国家根据区域发展布局的需要,相继提出支持成都、武汉、郑州、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截至目前,在东北地区还没有布局。沈阳是国家支持建设的东北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已经具备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基础和条件。
从区位优势看,沈阳市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是我国通向东北亚、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重要节点,理应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
从产业基础看,沈阳是中国工业摇篮,是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产业门类齐全,41个大类工业行业中,沈阳有39个,工业具体门类达165个。是全国七大汽车产业基地之一,还是我国重要的军、民航空航天研发制造基地。近年来,“沈阳制造”打造了120万吨乙烯三机、1100千伏变压器、页岩气压裂成套装备、华龙一号核主泵等一大批“大国重器”,为天宫、蛟龙、神州、航母、大飞机等国家重大工程作出了突出贡献。
从中心城市带动能力看,沈阳市辐射带动能力、交通通达能力、信息交流能力等持续改善,对东北、全国乃至东北亚的集聚力、辐射力和带动力不断增强。航空方面,2018年桃仙机场旅客吞吐量1902.7万人次,开通航线226条。铁路方面,目前,沈阳市旅客发送量为4978万人/年,东北排名第1位。
从创新能力看,沈阳拥有丰富的教育科研资源,是中国最早建立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城市之一。拥有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47所,中科院自动化所、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等独立科研技术开发机构107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316个,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99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71个。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国家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研究院、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成为国家重要战略布局,626所风洞实验室成为行业领域内国家唯一技术中心(实验室)。
从地方财力看,沈阳在东北地区排名第一。2018年,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0.6亿元,增长10%。
从市区人口规模看,沈阳在东北地区排名第一,2018年,沈阳市区人口达到601.4万人。
从金融发展看,沈阳市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在东北地区排名第一,2018年,沈阳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77万亿元。
从文化软实力看,沈阳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有7200年文明史,2300多年建城史,是东北地区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中心。
目前,沈阳市正在编制《沈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拟将城市定位表述为推动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规划将于2020年6月报自然资源部。
韩东太委员认为支持推动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有三点重要意义
(一)有认为利于实现国家总体战略,筑牢国家安全底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东北地区的振兴发展,事关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现,事关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事关我国周边和东北亚地区的安全稳定”。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落实总书记提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体现,能够发挥沈阳的综合优势,维护东北地区繁荣稳定,不断强化国家安全纵深。
(二)有利于加快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沈阳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龙头城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有利于形成“一带五基地”的重要支点,推动完善我国区域战略布局,充分发挥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效应,推进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三)有利于引领沈阳经济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城市群。沈阳是沈阳经济区的核心城市,推动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有利于更好地培育连接、聚合、扩散能力,辐射带动沈阳经济区协同发展,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引领带动区域协同发展。
韩东太委员建议
1.请自然资源部对推动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从国家战略层面给予支持和批复。
2.请国家发改委在重大政策制定、重大产业布局、重大项目安排、重大改革试点试验等方面给予沈阳有力支持和政策倾斜,推动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