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8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出公告宣布,安徽省最后一批9个县(区)即肖县、临泉县、阜南县、阜阳市颍东区、霍邱县、金寨县、石台县、太湖县、望江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今安徽省31个贫困县已全部摘帽,30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在最后一批脱贫的9个县(区)中,金寨格外引人注目。
金寨,我国有名的革命老区。民主革命时期,输送了成千上万的人参加革命;新中国成立初期,涌现出60多名将军。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为建立梅山水库、响洪甸水库,建水电站供电华东电网,淹没了大片土地、森林,迁移了上万居民。金寨人民为革命、为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很长时期处于贫困。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60多万金寨县人民,艰苦奋斗,扎实苦干,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特别是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安徽时专程到金寨县视察脱贫工作,给金寨县人民极大的鼓舞。今年4月28日宣布脱贫,是全县人民的大喜事,大家兴高采烈,干劲倍增。金寨县是怎样实现脱贫的呢?
发展工业作主导
金寨县地处大别山区,是典型的农业县。过去工业基础薄弱,财政收入很低,人均收入更是低下。
进入新世纪以来,金寨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工业强省”战略决策,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先后出台了《工业企业暖企行动方案》、《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指导全县工业发展。县里建立了金寨县经济开发区,统一规划,全面布局,加强领导,县里由一名常委、副县长担任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负责开发区工作。针对工业比较薄弱的情况,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招商引资。县里四大班子都率先走南闯北,招商引资。县领导亲自出面,先后引进了光伏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在光伏新能源方面,已引进先进光伏组件制造及配套亿元以上项目14个,完成产值近30亿元,建成清洁能源总装机达88.15万千瓦;金寨县已获批创建国家首个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县。此外,金寨县还引进古井酒业、雅迪电动车等项目,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承接大企业零部件扩散。金寨县的工业企业大都是中小微企业,独立研发、制造的能力不够强。这些企业积极向省内、省外的大企业靠拢,承接零部件扩散,已取得明显成效。例如,金寨宏拓机电有限公司、金寨宏阳机电有限公司积极承担安徽叉车集团合力叉车的零部件生产,并保持固定的配套关系,生产形势很好。三是发展当地需要的产品,如轻工、食品等等,满足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日益提高的需求。
发展特色产品成优势
金寨地处山区,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县里抓住这些有利条件,动员人民发展特色产品。
一是茶叶。金寨人遵照毛主席1958年视察安徽舒城县时“今后山区多多开辟茶园”的指示,大力兴建茶园,发展茶叶生产。现在,全县已创建茶叶核心示范区1万亩,辐射带动10万亩,涉及6个乡镇17026户农民,基地茶农人均增收1000余元。近年来,县里又组织茶叶合作组织,开展茶叶的生产销售。该县四季春茶叶合作社,有社员188名,茶园基地3600亩,2019年全社社员人均增收3.8万元,帮助76名贫困户脱贫。2019年,全县茶叶产值达21亿元。
二是板粟。金寨县素有产板粟的特色,该产品农药进不去,任何污染不能到,是典型的清洁、绿色食品,过去靠野生板粟树结果生产。进入新世纪,县里发动群众栽种板粟树,现在都已长成。汽车一进金寨境内,就可以看到公路两边粟树成荫,根繁叶茂,迎风招展,象是欢迎来金寨的客人。每年一到九、十月份,板粟树果实累累,招人喜爱。板粟采摘收获后,有的直接销往市场,有的加工成板粟罐头,长期储存、销售。板粟的发展,为金寨县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
三是毛竹、桑园。县里发展毛竹加工,增加收入。种植桑园发展奍蚕,促进蚕丝绸产业发展。现在,全县已新增桑园6500亩,并且一改过去落后的奍蚕方式,建设预制件桑蚕大棚、自动化奍蚕室,提高了生产和管理水平。
四是香菇、木耳、天麻、灵芝生产。香菇、木耳是山区的一大特色,天麻、灵芝又是有名的中药材。金寨县抓住这些特色产品,动员群众生产。生产这类产品投资小,又不需要多大的厂房、设备,适合于农民一家一户作业。多年来,许多农户从事香菇、木耳、天麻、灵芝生产,产品畅销全国,有的还出口国外,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金寨特色产品知名度。
发展旅游增收入
金寨县是革命老区,地理环境山青水秀。近些年来,县委县政府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依托大别山旅游快速通道,打造“百里”旅游经济带,实施“后备箱”工程,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一是红色旅游。金寨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被誉为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这里有金寨县革命烈士博物馆和两任上将洪学智墓;有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三师旧址和夏云飞烈士墓;举世震惊的茅评惨案(青山区)、刘晓松烈士墓(油坊店),还有红二十五军诞生旧址(麻埠镇),还有刘邓大军前方指挥所旧址(1947年12月,沙河乡楼房村),等等。一些旧址被认定为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供人们瞻仰、参观,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二是绿色旅游。著名的天堂寨就在金寨县西南部,这里山高地险,环境优美,每年吸引大批游客,节假日前来参观、游览的人络绎不绝。此外,还有马宗岭的映山红、茅坪的天堂湖、抱儿山的将军寨、汤店的万亩蓝杜鹃花海,等等。还有丰富的水资源即著名的梅山水库、响洪甸水库,湖光山色,景色怡人。最近,金寨县又被评为全国绿色防控示范县(全国共94个),进一步提高了绿色发展水平。
三是生态旅游。金寨县是国家命名的长寿之乡,这里空气新鲜,负离子达到人们需要的最佳状态,被誉为“天然氧吧”;水质优良,饮水、食材多为清洁、绿色,营养价值高。在国家发展大健康、人们越来越期望长寿的今天,金寨旅游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响往。
发展旅游,不仅增加了收入,还广结了人缘。许多厂商通过到金寨旅游,被这里的优美的环境、丰富的资源、优惠的政策、朴实的人民所吸引,决定来金寨投资办厂、经商,在金寨,收到了“旅游搭台、经济唱戏”的效果。
为了发展经济和旅游,金寨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公路四通八达,并设有公交车,建有漂亮的停车站和醒目的公交指示牌。长途客车、公交车与合肥至武汉的高铁动车接网,使来往客商、人民出行非常方便。
发展文化教育转观念
金寨县结合新农村建设,在发展经济、旅游等产业的同时,还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全县健全了中小学教育,金寨一中、南溪中学均是安徽省示范中学,每年高考达本科线都在90%、80%以上。近年来,在国家支持下,又创建规模较大的金寨中专校,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强的毕业生,提供本县和其他地区需要。
为帮助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转变思想观念,更好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金寨县切实加强思想文化教育,要求乡、镇、村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和文化宣传工作,引导农民抵制陈规陋习,弘扬时代精神。例如,汤汇镇率先取缔祭祀活动,其他乡镇也积极行动,易风移俗,好风气在全县正在形成。同时,县里大力普及科技知识,指导农民科学种田、创新创业;发展体育、卫生事业,做到身心健康。在笔者家乡南溪镇,还建有健身器材场地,这在山区,许多老农民从没见到过的。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