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京抓牢“四个持续” 保长江生态发展

发表时间:2021-05-17 12:13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王蕾

  511日,江苏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长江大保护工作推进会,进一步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以及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最新要求,研究部署长江大保护工作,并发布《南京魅力滨江2035》规划及一江两岸“九大城市客厅”设计规划(征求意见稿),动员全市上下持续抓好长江大保护,确保始终走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前列。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讲话,南京市市长韩立明主持。

  南京作为长江流域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长江下游唯一跨江布局的特大城市、拥有江苏近1/4干流岸线的省会城市。新世纪以来,南京已从原来的背江发展逐渐转向跨江发展、拥江发展,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禀赋,在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将丰富多元的历史文化融入在环境改善、活力提升、创新发展等各项工作中。

  张敬华强调,要紧扣“绿色生态带、转型发展带、人文景观带、严管示范带”目标,重点要在四个方面持续发力、深化突破。

  一要持续整治,善于运用中医整体观,追根溯源、诊断病因、找准病根、分类施策、系统治疗,做到标本兼顾“整”得彻底、多措并举“治”出实效,推动“重化围江”等“长江病”症状全面缓解、病根逐步消除。

  二要持续修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大力推动南京长江生态功能逐步修复、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面再现水清鱼跃、岸绿景美的动人图景。进一步严管生态空间,增加生态岸线,扩大生态容量,涵养生态系统,确保今年沿江绿化造7000亩、修复湿地3000亩、全市岸线开发利用率控制在50%以下。

  三要持续转型,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突出转存量、优增量、提质量并举,聚力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不断提升南京发展的“含新量”“含金量”“含绿量”。要做好动能转换再提速、科技转化再深入、结构转变再发力“三转文章”,确保今年“两钢两化”转移转型取得更大进展,“生态眼”感知系统实质性建成并发挥作用,全市关闭退出30家化工企业。

  四要持续提质,把建设“九大城市客厅”、打造南京外滩作为提升长江南京段功能品质的关键抓手,坚持对标一流、创新实干,加快推动“一江两岸”地区展现多彩魅力、实现全面跃升。

  张敬华表示,今年是落实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指示的第五个年头,也是检验阶段性成效、促进整体性跨越的关键一年。全市上下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进一步强化答卷意识,切实增强组织力,始终富于创造力,不断提升统筹力,更加突出执行力,一着不让、久久为功,以严保护、真保护、共保护的务实行动,加快打造山水交融、古今辉映、和谐共生的南京魅力滨江,持续推动全市走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前列。

  韩立明在主持会议时说,全市上下要围绕“南京走在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前列”总目标,抓紧抓实各项工作,努力拿出过硬的阶段性成果。要聚焦重点、加快推进,紧盯问题抓整治,确保按期整改、彻底根除;久久为功抓修复,推进沿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绿色景观持续提升;千方百计促转型,推动煤炭型能源结构和重化型产业结构根本改变;聚焦聚力抓提质,打造滨江两岸高品质公共空间。要找准落点、抓牢项目,围绕“百项提升工程”,强化工作组织,实现点线面结合、协同推进;提升工作效能,确保新开工项目跑出“加速度”,续建项目按下“快进键”;加强工作统筹,重点重抓、主线主抓,兼顾面上、一体推进,努力交出推动长江大保护的合格答卷。要打造亮点、塑造特色,优化完善《南京魅力滨江2035规划,描绘出最美的滨江蓝图;有序推动实施,构建气势恢宏的大都市水岸景观;推动“九大城市客厅”建设,全力打造彰显山水城林特色、蕴含古今文化底蕴的滨江发展示范带。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