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国际贸易投资和产业链都会发生重大变化,势必对全球化造成重大影响,其中有一种说法认为外资将会从中国撤离、将不在中国投资。5月9日,在凤凰网财经联合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举办的“全球经济与政策选择”为主题的“凤凰网超级财经周”上,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原中国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认为,外资将会从中国撤离、不在中国投资的说法站不住脚,因为不会有企业会离开正在进入投资新阶段的中国这样一个投资热土。
“离开中国的这片投资热土,既不符合市场的规律,更不符合企业自己的利益。在疫情之后,随着中国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投资愈发活跃,中国将吸引更多的外资,这将是疫情之后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新的趋势。”龙永图说。
中国制造业比较强、国内市场比较大、经济增长当中投资的拉动作用比较明显,这就决定了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后所受到的影响不会那么大。在国际贸易大幅下挫的情况下,应该说对不同国家影响的程度不一样,对一些国家影响大一点,对一些国家的影响就小一点。国际贸易的下挫影响大或小,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第一、这个国家有没有一个强大的制造业。第二、这个国家的市场到底有多大。第三、这个国家的投资长期以来在整个经济增长中到底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龙永图认为,对于中国来讲,今后投资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一是以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建设投资;二是包括交通、能源、水利等在内的传统领域的投资;三是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中国加强投资的力度向国际投资者发出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会令中国的投资在国际上产生强大的吸引力。”龙永图表示。
龙永图强调,新冠肺炎疫情令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遭到重创,所以现在面临一个重大挑战就是巩固产业链、补齐产业链和创新产业链。针对这三个方面,中国应该在以下几个领域作出努力:一是加强关键性的全球产业链上的投资,提升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第二、加快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特别是在“一带一路”的大框架下,在国外建立工业园区、经济走廊和投资制造业项目;第三、要加强对外开放,融入到国际大企业产业链的新的布局中。(孟凡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