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全球优质知识产权资源撮合的IP Hunter慧联平台、解决知识产权评估难的科技创新量化分析与动态监测平台、提供“全周期、一站式”知识产权维权合作的维权通等10项中关村知识产权运营创新模式和产品,在中关村“4.26”知识产权推进暨高价值专利转化活动首次集中推介。
4月26日是第20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中关村管委会、市知识产权局举办了中关村“4.26”知识产权推进暨高价值专利转化活动。本次活动主题是“促进高价值专利转化和运营”,采用线上直播的形式开展,包括高价值专利转化推进活动、高价值专利项目路演两个环节。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雷筱云、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杨东起、中关村管委会主任翟立新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朱建红主持活动。
中关村是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伴随着中关村示范区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快速迭代发展,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知识产权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品。中关村管委会指导首都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集中推介了首批10项中关村知识产权运营创新模式和产品。
这些产品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覆盖知识产权挖掘、评估评价、运营转化、维权全链条服务。如合享汇智、集慧智佳提供生物医药、硬科技等重点领域的高价值专利挖掘服务;中技华软、中金浩探索技术价值与市场价值相结合的综合评估评价模式,着力破解知识产权融资中评估难的困境;专猎公司、华智众创、梦知网等公司提供知识产权跨境交易、高价值专利分级分类运营、商标运营等服务产品,打造专利运营服务示范模式;北京IP和三聚阳光分别提供的“维权通”以及“专利维权保镖”产品,通过知识产权维权融资、风险代理帮助企业提升专利维权能力,降低企业维权成本,缩短维权周期;二是形成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服务创新相结合的“智慧+”服务模式。如中技华软实现数据采集、入库、计算和评价全自动化,平均每个企业评价计算量达到万亿次以上,只要输入企业名称,一分钟以内即可完成;六棱镜集提供的全球专利投融资情报系统,整合了知识产权、工商注册、科技文献等12大类300多种数据资源,针对技术投资、精准并购、科技招商、人才引进等场景,提供高效、便捷、低成本的情报信息查询。
活动上,雷筱云指出中关村高价值专利转化工作对于树立价值导向的知识产权意识、提高知识产权含金量和转化率、提振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信心具有重要意义,并肯定了中关村示范区在成立全国首个知识产权服务业联盟、设立全国首支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等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效,希望中关村要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先行先试工作力度,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集群,加快铸就一批保护范围宽、市场控制力强、产业支撑度高的核心专利,推动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注入强劲动力。
杨东起介绍《“三城一区”知识产权行动方案(2020-2022)》及《北京市知识产权保险试点工作管理办法》的最新政策情况,将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作为主要任务,推动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在知识产权保护层面,将以中关村为重点,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知识产权保险试点工作,为高价值专利的保护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激发创新活力。希望中关村企业以质量提升为核心,在高精尖产业领域创造一批创新水平高、权利状态稳定、市场竞争力强的高质量专利,在转化运用中实现价值增值;希望知识产权专业机构发挥桥梁作用,创新知识产权服务模式,为高价值专利挖掘、撰写、转化运用、融资、保护提供全链条专业化服务。
翟立新介绍,2019年中关村示范区企业专利申请量9.7万件,同比增长12.3%,发明专利申请量5.9万件,同比增长16.5%;获得专利授权量5.9万件,同比增长9.3%,发明专利授权量近2.5万件;PCT专利4638件;年专利申请量超百件企业达133家。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关村管委会启动了疫情防控高价值专利转化工作,组织知识产权专业机构从超过10万件专利中,梳理出疫情防控相关的400余项高价值专利,通过社会组织、孵化器、重点分园向示范区企业发布了首批50项转化意愿强、市场前景好的专利。举办了四期高价值专利转化线上路演活动,已有29个项目进行了路演展示,10多项专利项目正在与相关企业、投资机构进行对接。
下一步,中关村管委会将对高价值专利转化案例进行“解剖麻雀”,围绕知识产权挖掘、评估、运营、转化、维权的全链条研究制定促进专利转化运用的有关支持措施,一是引导企业通过开展知识产权战略制定、专利导航、专利资产评估或专利尽职调查等工作,提升专利挖掘、布局和融资能力;二是培育一批高水平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建立高价值专利评价标准,开展高价值专利挖掘、收储、运营转化等工作,帮助企业在全球范围搜寻专利技术;三是推动知识产权机构与金融机构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开展知识产权评估评价、管理运营、风险处置,破解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难题;四是促进知识产权专业机构创新服务产品,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知识产权融资租赁等新的业务模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五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发布科技成果转化法律风险防范指引,鼓励知识产权专业机构拓展服务模式,帮助企业开展专利维权,降低企业维权成本。
第一环节还举办了一场高价值专利培育转化专题培训,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有关同志介绍了培育高价值专利有关政策措施和转化模式。
活动第二阶段开展了高价值专利项目路演。路演突出了“知识产权与健康中国”的宣传主题,参演的8项专利均属于医疗器械产业领域,均为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北京IP、中技华软等知识产权专业机构筛选的高价值专利,来自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科院过程所等5家知名高校院所,以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三所三甲医院的具有较强技术水平的发明人参加。项目中既有先进的诊疗技术,如可长期存储和管理、能够降低病人感染风险的颅内压检测系统,可对脑部微循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生理参数测量方法,更加准确、更加实时的CT并行重建系统及成像方法等;也有在手术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新型医疗器械,如智能性、灵活性、准确性、便捷性、实时性较好的肿瘤治疗手术机器人,方便医护人员操作、消融效果好的静脉消融针,可提高牙冠延长术精确性、改善治疗效果的导板及制备方法,集合智能诊断、术前规划、术后预测及风险评估的血管介入手术智能规划系统,结构简单且刚性好、运动幅度大的微创手术服务机器人等。
本次活动由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局、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承办,中关村示范区企业、知识产权专业机构、投资机构、社会组织、新闻媒体代表等400多人参加了活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