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好用足后续9个月 北京经信局加大稳增长力度

作者: 邹洁 发表时间:2021-02-28 00:47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邹洁

 

  “截至4月10日,全市301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复工率达到99.9%,人员返岗率达到88.2%,基本上实现了确保疫情防控前提下稳步有序复工复产的目标。”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孔磊,在4月11日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北京市有关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情况。  

  孔磊表示,当前北京市工业经济面临市场需求下降、生产成本抬升和国际疫情影响扩大等突出困难,北京市经信局将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坚持防疫与复工复产两手抓,继续做好工作,切实推动企业复工更要达产。

 

  帮扶措施助推企业有序复工

  据孔磊介绍,到2月16日时,北京市企业开复工率仅为52.3%,刚刚过半,人员到岗率46.5%。之后,随着国内疫情形势好转以及各项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政策措施的落实到位,北京市工业企业开复工率和人员到岗率稳步提升。在促进企业复工复产方面,北京市经信局也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其中包括:

  加强企业防疫指导,夯实复工复产基础。北京市经信局发挥全市工业复工复产牵头组织协调作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工作机制,形成防疫工作日报、疫情零报告和企业开复工日报三个日报制度。开发上线“企信助力”小程序,无接触、动态掌握企业防疫和复工复产情况;先后编制三版工业企业疫情防控指引,会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拍摄工业企业防控宣传片,加大防疫宣传引导;会同市应急局和各区,按照统一标准、统一机制和统一部署的工作原则,加强企业防控工作的检查指导,督促企业落实防控主体责任、落细防控具体措施,实现企业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落实和监督检查全覆盖。

  加强要素协调保障,推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首先,聚焦重点领域,加快防疫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等重点行业生产。疫情发生以来,北京市经信局会同相关单位和各区抓紧组织防疫物资生产调度,目前口罩和各类消杀物品供应充足,为全市防疫抗和各领域开工复产提供了重要物资保障。其次,聚焦堵点痛点,推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系统梳理产业链龙头企业配套需求,发挥京津冀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联动工作机制作用,帮助企业协调解决跨省运输、人员隔离、产业链配套等“食、住、用、行、产”方面的问题困难。累计为本市重点企业协调解决津冀地区300余家配套企业复工复产问题;向上海、山东等省市致函90余份,帮助重点企业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复工;共为企业开具调拨证明137份,涉及货车228辆。同时,针对国际疫情加剧后凸显的跨境运输航班少、费用高等实际情况,配合市交通委组织南航、东航、顺丰等国内航空公司和物流运输单位专题研究,提供多套解决方案。再次,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帮助企业渡过疫情难关。北京市经信局从推动中小微企业房租减免、降低融资担保费率、加强信用评级管理、提供中小微企业服务券、启动创客北京疫情防控专题赛、推动金融机构开发应对疫情特色产品等方面提出十项细化措施,切实为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同时,各区因地制宜,出台本区特色化政策,如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台《关于鼓励减免中小微企业房租的若干措施》,顺义区发布《进一步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支持企业“控疫情、稳增长”的若干措施》(顺10条)和《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责任落实全力支持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的意见》(顺13条) ,千方百计帮扶企业对冲疫情影响。

 

  引导企业危中寻机稳增长

  孔磊介绍了北京市经信局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加强调度,加大稳增长工作力度。北京市经信局将会同各区聚焦市区两级重点龙头企业,指导其合理调整排产计划,尽快提高产能,用好用足后续9个月时间,努力把疫情影响降至最低。同时强化新基建引领作用,从基础网络设施、数据基础设施、智慧应用设施、网安新创设施、新型能源交通设施、智慧城市领域等六大领域对北京市未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规划布局,积极释放信号,力争年内形成规模投资效益。推动高精尖产业项目落地建设,梳理完善高精尖产业细分领域政策及实施工作,推动项目尽快落地。

  危中寻机,积极开拓新业务新市场。结合国际疫情防控需要,北京市经信局将引导行业企业积极拓展新的市场,加大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相关产品应用推广力度,开发更多应用场景。结合疫情带来的需求变化及消费习惯变化,大力发展在线经济等关联业务。

  未雨绸缪,指导企业提前做好危机应对。一方面指导企业提前做好涉外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进口,加大库存储备,积极寻找可替代部件。另一方面结合北京市产业在此次疫情应对中凸显的薄弱环节,实施产业链补链行动,推动相关核心零部件在北京市重点产业集聚区及津冀落地。

 

作者:邹洁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