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来抓,3月16日出台了《关于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的若干措施》,强化企业复工复产防疫工作,切实防范聚集性传播风险,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措施共有10条,包括:
督促企业严格落实防疫安全要求。坚持防疫在前、有序复工。督促企业制订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落实工厂、工地、楼宇、食堂、宿舍等场所防控要求,使用“北京健康宝”每天检查员工与防疫相关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各区疾控部门报告。
努力协助企业采购防疫物资。积极推动市场渠道有效恢复,逐步满足企业复工复产防疫物资需求,对有防疫物资特定需求的企业,建立区行业主管部门对口服务机制,各区服务保障不足部分可向市物资保障部门申请补充。
加大企业用工保障力度。建立重点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制,向本市及疫情低风险劳务输出省区市特别是对口帮扶地区推送企业招聘信息,组织线上招聘、远程面试。交通、铁路等部门协调安排开通专车、专列,实现务工人员“出”“行”“到”点对点无缝衔接。推广“就业超市”急聘在线平台,服务企业发布用工需求信息;推广“HELO共享用工”平台,服务企业间“调剂用工”或“共享用工”,解决暂时性用工缺口问题。
推动产业链协同复工协调运行。系统梳理产业链龙头企业配套需求,充分利用京津冀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联动工作机制,共同推动京津冀区域内重点配套企业恢复生产。推动京津冀区域健康码规则互认机制,开展疫情数据共享。根据企业需求,积极协调其他省区市相关配套企业复工。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搭建复工复产产业链需求对接平台并开通手机客户端,服务企业发布原材料、零部件、设备等供需信息。
强化物流和交通保障。组建包括100余家货物运输企业、1000余辆各类货运车辆的应急保障车队,在首都之窗公布具体对接信息,为企业复工复产运输需求提供应急保障。推出“复工定制公交”,为企业提供线上预约、快速直达的定制公交通勤服务,已开通216条线路。
服务好企业基本用餐需求。在首都之窗公布并更新本市具有“点对点”配送能力的食材供应配送企业、蔬菜直通车企业名单,为企业提供常规配送或应急采购服务。搭建食材采购、团体订餐在线服务平台,组织蔬菜配送企业、餐饮企业入驻,为复工复产企业食材采购、集中配餐和商务楼宇员工团体订餐提供高效对接服务。
多渠道帮助企业解决员工临时住宿问题。如鼓励市管企业全资、控股的经济型酒店以优惠价格为外地务工人员提供临时住宿服务,将内部培训中心作为集中医学观察点,市财政给予适度奖励。
鼓励企业采取网络办公。在首都之窗分批发布网络办公服务商在疫情期间免费提供的远程办公和视频会议等服务产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疫情期间临时优惠服务。组织三家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在疫情期间为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和家庭宽带用户提供免费宽带或免费提速服务。
让快递服务更加安全便捷。支持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的快递网点正常经营。严格落实企业员工“上岗必检”“归班回检”等疫情防控措施,优先为一线快递、外卖人员配备防护物品。
加强企业复工复产风险保障。支持推出北京市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综合保险,将承接本市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的企业因疫情导致停工停产的损失纳入保障范围。(邹洁)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