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登录中国工业报账号
×
邮箱/手机号
密码
验证码
下次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还没账号?
立即注册
其它登录方式
QQ登录
新浪登录
微信登录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切换账号
个人中心
我的投稿
云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头条
要闻
部委
装备
能源
化工
材料
数智
区域
文化
数据
新三农
工业文旅
中国机械
原创
财经
公司
消费
质量
汽车
会展
财金
视频
专题
人物
时代高光
工业小镇
班组天地
首页 /
人工智能对企业复工复产及数字化转型的三大积极影响
发表时间:2021-02-28 03:43
分享到: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杨幸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使我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疫情形势趋缓,全国生产大面积停摆一个月后将逐步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在疫情防控工作不能放松的情况下,一些企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复工复产有关问题,安全组织远程办公及工人返工,智能用电降低复工成本,智能化检测统计减少人工需求,不但提升了疫情防控管理效率和水平,也加快了数字化转型升级步伐。现以百度AI平台提供的服务为例,梳理人工智能对企业复工复产及转型升级三方面积极影响,供中小企业参考。
返工人流、交通物流信息统计 实现复工复产要素智能化管理
工人返工复工需要重点做好健康信息登记管理,原材料和产品交通运输需要交通及周边疫情信息,通过人脸识别、身份信息匹配、位置信息统计、地图大数据平台等智能化管理工具有助于企业返工复工的健康安全管理,节省人力并避免了人员接触造成感染的风险。 一是基于AI技术的身份识别和登记核验工具免除手工登记程序。比如,“肺炎防控非接触码出入管理平台”可快速采集出入人员信息提高登记和核验效率,已在山东80多个政企、社区等单位使用,覆盖约180万人的防控管理。 二是工人位置及健康情况等信息统计工具有效减轻疫情防控数据统计上报等复杂工作。比如,“疫统计”已被2200余家企业引入使用,累计使用人次超过50万。 三是交通物流类的大数据平台工具护航企业复工复产。比如,百度地图大数据通过迁徙大数据平台、实时路况平台、热力图、疫情小区地图等数据支持,客观呈现各城市迁徙、交通、拥堵、人流量等状况,以及城市及周边社区疫情信息,提供全面立体的迁徙大数据服务。
远程办公、智能审批贷款、智能营销 赋能优化运营成本
疫情危机下中小企业由于生产模式落后、融资渠道不畅,劳动力和资金短缺造成复工复产阻力加大。人工智能提供易操作的平台和工具帮助中小企业应对经营困难。 一是智能远程办公平台满足远程办公及会议需求。比如Hi企业智能远程办公平台提供音视频会议、企业云盘、企业IM和应用中心平台等多项服务。 二是专项贷款智能化审批提高融资效率。如“线上专属中小微金融服务”利用AI技术助力专项贷款的智能化在线审批,重点支持疫区小微企业、疫情防控相关的小微企业、科技企业等融资需求,给予业务服务绿色通道、专人对接、秒级到帐。 三是智能营销赋能提升企业营销网络化水平。比如,线下行业转型通过开设网站赋能、智能咨询解决方案,提升企业在线客服接待能力,利用“百度统计分析云”加强后链路用户运营和蓄客能力,支持企业快速恢复运转。
智能用电、缺陷自动化检测、数据分析 促进数字化转型升级
一是智能服务优化企业能源管理方式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比如,百度智能云智能电费优化服务结合行业及地域大数据、物联网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分析与预测算法,帮助企业节省基本电费,逐步构建综合能源管理系统,指导合理用能降本增效。 二是产品缺陷自动检测工艺大幅降低人工需求。比如,“表面缺陷视觉检测设备”可以代替人眼检测产品复杂表面,单台检测设备达到10名工人的检测量,1秒内对零部件6个面30多种缺陷进行准确的检测,有效解决多数工人暂时无法返工的难题,降低工人聚集疫情传染的风险。 三是智能商品数据分析平台助力监督终端执行状态。比如,“EasyDL商品检测”工具能够精准高效地识别出图片中的目标商品状况,德国企业拜尔斯道夫利用此工具实现极短时间内掌握商品的分销、货架占比,促销活动合规等终端执行结果,各地可基于数据反馈针对性推进后续工作,整体门店的核查时间缩短60%,数据准确度提升至98.2%,核查成本降低30%。
分享到:
登录
评论一下
评论
0
人参与,
0
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
0
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
确定
取消
热门文章
2024年中国工业报社“寻找中国新质生产力标杆活动”全面启动
2024-04-15 11:21
中国工业报旗下“能源与原材料工业”公众号全新上线!
2024-04-10 14:35
私域消费乱象调查:有的收钱不发货有的非法荐股
2024-03-26 09:34
万亿美元大市场 中国加速发力2027年综合实力世界领先
2024-03-26 08:58
中国为世界经济复苏和稳定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
2024-03-24 14:54
如何以人工智能引领产业融合发展?要瞄准这些前沿方向
2024-03-25 10:03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