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登录中国工业报账号
×
邮箱/手机号
密码
验证码
下次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还没账号?
立即注册
其它登录方式
QQ登录
新浪登录
微信登录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切换账号
个人中心
我的投稿
云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头条
要闻
部委
装备
能源
化工
材料
数智
区域
文化
数据
新三农
工业文旅
中国机械
原创
财经
公司
消费
质量
汽车
会展
财金
视频
专题
人物
时代高光
工业小镇
班组天地
首页 /
疫情影响较小 半导体产业长期向好局面不变
发表时间:2020-02-27 16:03
分享到:
刘九如 魏子钧
当前,我国半导体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应对疫情对我国半导体产业带来一定影响,尤其是武汉和北京、上海、深圳等产业重镇,但总体影响较小,产业快速发展、长期向好的局面不会改变。同时,防控疫情引发各行各业对半导体产品的新需求,如果加强研究部署,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可以促使我国半导体产业赢得更好更快发展。
疫情影响可以消化
新冠疫情的发生不会改变我国半导体行业中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行业长期发展的确定性强。目前,智能手机、消费电子等仍是半导体行业的主要需求,疫情虽对下游市场需求有所影响,但主要是需求延期;虽然一季度的需求确定会下降,但一旦疫情结束,前期被抑制的需求将会释放,将时间跨度放长到几个季度,疫情对需求的短期冲击基本可以忽略,产业仍将会恢复高速发展常态。 目前疫情的发展对半导体产业主要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延迟复工和招工难影响企业生产,二是产业链上下游供需风险显现。从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封测三大产业链细分环节来具体分析,各环节所受影响程度则有所不同。不过,一季度是半导体行业的传统淡季,约占全年产值的20%左右,而且当前已经推出多项扶持政策,良好的企业复工环境和高度自动化的生产水平,将促使全行业有足够时间和空间来消化疫情带来的影响。 湖北省在我国半导体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武汉与北京、上海、深圳一起被列为我国四大集成电路制造重镇,湖北全省半导体产业主要集中在武汉。总体而言,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对湖北省半导体产业影响有限,短期内,长江存储和武汉新芯等武汉半导体龙头企业仍能克服当下的困难。
新应用驱动产业发展
与17年前的非典疫情时期相比,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水平已经大大增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战“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方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推动疫情防控智能化、网络化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病情检测、药物研发、辅助诊断、疑似患者识别、病区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采用AI算法的自动化全基因组检测分析平台,原来数小时的疑似病例基因分析被缩短至半小时。基于深度学习的快速Cryo-EM三维成像技术开发、融合拓扑和几何特征的深度神经网络用于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研发。智能肺部CT影像诊断系统,用于对患者的病灶检测与识别,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图像识别等技术与红外热成像技术相结合,助力大范围群体测温,大幅提高了测温效率和准确率,已用于机场、地铁、政务大厅等公共场所无人值守的智能体温检测和疑似患者筛查。智能机器人已经在病区投入使用,协助开展医护助理、消毒清洁、智能运输、巡逻测温等工作。 此外,北京、广东、云南等地公安机关及各执法部门运用大数据系统,统计和掌握由疫情重灾区进入本地的人员和车辆的行动讯息,协助统计疫情可能扩散的范围和趋势,全面掌握确诊、疑似病例人员的相关信息,便于精准施策应对紧急情况。大数据技术在此次疫情的人员活动信息搜集、舆情管控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线上场景促进了云平台应用普及,有利于推动5G加快落地。疫情发生于春节前,人员隔离的状态推动了线上娱乐以及学习教育等场景应用更加活跃。节后延迟复工,不少企业开始采用“居家远程办公”模式,支持视频会议和线上文档处理的云办公系统需求暴发。以金山办公为例,到2月3日,金山文档远程会议服务器扩了3倍,金山文档在线office也扩了1倍的机器。学校复课时间推迟也推动了在线教育的需求,为了实现“停课不停学”,各地教育系统正在上线远程在线授课,通过云平台服务商提供的在线教育系统为师生提供备课、授课和批改作业等基础教学功能。预计云计算的普及将加速,进而推动5G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落地。 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5G等这些技术都以半导体技术为基础,此次疫情的暴发将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改变,由此催生的新应用领域将会成为驱动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新动力。从这个角度看,疫情也给半导体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引发更多的市场需求,并将推动半导体产业国产化步伐加快。
抓住新机遇迎难而上
疫情防控催生的新技术和新应用,触发了半导体产业的新需求,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新动力。在此背景下,我们既要更好地应对疫情,又要抓住新机遇,推动半导体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是防控疫情,打赢阻击战依然是当前工作重点。半导体企业也必须肩负责任,在配合各方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疫情不在工厂车间和研发机构中蔓延。 二是尽快争取复工生产。在各种防控疫情措施到位的基础上,半导体企业应利用自身洁净车间生产要求的优势,采取封闭式生产。疫情防控主管部门也要考虑半导体产业的特殊情况,因地施策,帮助和支持半导体企业员工尽快复工。 三是国家和各级政府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应尽快落实到位;同时,针对半导体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出台进一步针对半导体产业的扶持政策,以缓解疫情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和损失。 四是有关经济分析咨询机构和产业研究机构应抓紧对疫情防控引发的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新机遇进行研究分析,帮助产业理清具体的技术需求和产品需求,并对相关市场需求数据进行测算,对技术研发、供应链及投融资等进行规划,帮助半导体企业做好快速切入新产品、新市场的顶层设计。 五是政府主管部门、产业投资机构应加强突发重大事件对半导体产业影响的研究。半导体产业是我国补短板、抓机遇、化解“卡脖子”技术的战略性基础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我们已经布好局,开好头,正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不能因为某一突发事件,便影响产业发展,吃一堑长一智,我们必须总结经验教训,研究建立产业发展应急机制,做到亡羊补牢。 (作者系电子工业出版社华信研究院研究员)
分享到:
登录
评论一下
评论
0
人参与,
0
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
0
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
确定
取消
热门文章
2024年中国工业报社“寻找中国新质生产力标杆活动”全面启动
2024-04-15 11:21
中国工业报旗下“能源与原材料工业”公众号全新上线!
2024-04-10 14:35
私域消费乱象调查:有的收钱不发货有的非法荐股
2024-03-26 09:34
万亿美元大市场 中国加速发力2027年综合实力世界领先
2024-03-26 08:58
中国为世界经济复苏和稳定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
2024-03-24 14:54
如何以人工智能引领产业融合发展?要瞄准这些前沿方向
2024-03-25 10:03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