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企25条”政策兑现增强企业发展信心,江阴相关部门下沉发展一线指导稳步复工逐渐提升产能,广大企业鼓足信心争抢订单拓展市场,外来务工人员通过“来澄通”系统不断返澄上岗……疫情挡不住江阴复工复产的决心与脚步。
随着越来越多企业的复工复产,江阴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周密部署、积极准备,在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思想不松、力度不减、标准不降的同时,有序有力组织复工复产,有条不紊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奋力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截至2月19日,江阴市已复工企业累计达到2822家,复工员工数超过18万人。其中,规上企业已复工1255家,复工员工超过13万人,复工率达到73%。
江阴,这艘以实体经济为主体的产业“航母”,正不断积蓄动力、开足马力,驶向更加广阔的“新蓝海”。
举措用心 打好复工复产“组合拳”
近日,在前往江阴的重要转换点之一——无锡高铁站,江阴市人社部门的工作人员正在为返岗人员测量体温、登记信息,再通过大数据进行比对后,第一时间联系其务工所在的属地部门和企业。来自江西的务工人员王海在来江阴之前,就收到了人社局的电话提醒,在当地通过最江阴APP“来澄通”,提前申报了行程并获得了审批二维码。到达无锡火车站后,很快通过相关审核,登上专门安排的接送专车返回江阴。
目前,在有力有序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江阴陆续出台多项“硬核”措施,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有温度的服务。相关部门精准指导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细化保障方案,搭建解难绿色通道,帮助协调解决工人返岗、物资保障、交通运输等复工复产中的各类问题,全力支持重点项目和企业生产“应复尽复”,尽最大努力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江阴市人社局通过“数据架桥”与工信、公安等部门进行数据实时比对,累计排摸企业近两万家,还组成多个工作组深入企业一线实地调查了解企业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做好用工保障尤其是务工返乡人员就近就地就业工作,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各企业复工复产。
江阴市交通运输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交通运输畅通,组织客运公司与复工企业对接,提供返岗定制包车服务,按照“专人、专车、专厂、专线”原则组织方案,实行“点对点、一站式”包车运输服务,满足复工企业返澄人员出行需求。
江阴市商务局及时调度、统筹协调,通过政策宣传引导,指导相关流通企业办理通行证等手续,高效、合规做好生活物资运输工作,切实提高对接调运保供质量和效率。
面对企业复工复产的迫切需求,江阴各镇街园区也第一时间行动起来,纷纷采取挂钩联系、驻企督导服务、“一企一策”等方式,针对企业面临的用工紧缺、供应链运转不畅、资金链紧张等问题,全力帮助解决困难、恢复产能。
江阴高新区组成企业复工复产专班,相关成员挂钩60家规上企业,对相关企业和复工复产一线工作开展一周不少于3次的督导工作。同时,开启“云招商”模式,全力推进重点项目网上洽谈、签约项目加快注册、征地项目加快开工准备,总投资达50亿元的车联网项目和总投资30亿元的高端康养项目以“云会谈”的方式,完成正式投资合作协议的确认。
江阴临港开发区遵循“外贸优先、重点先行、龙头配套”的原则,全力以赴有序复工、渐进性复工。截至目前,临港开发区共有600余家企业复工复产,已开工规上工业企业产值占全部规上工业产值的近90%,纳税百强工业企业已有90%以上恢复生产。
政策暖心 惠企政策兑现按下“快进键”
“我们企业近期享受到了不少惠企政策,为进一步增强信心抓发展、提升产能强保障奠定了基础。”圣华盾防护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对“惠企25条”的快速落实“点赞”不已。
疫情发生后,圣华盾防护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约500万元新增设一条防护服装生产线,江阴市税务部门为企业建立“一对一”工作机制,就企业新购置设备以及捐赠物资涉及的税前优惠等问题进行专业指引和辅导,用足税收优惠政策后,预计可为企业节约税收成本近130万元。在出现资金缺口后,光大银行江阴支行不仅第一时间建立起绿色审批通道,迅速为圣华盾发放信用贷款500万元,还实施贷款投放利率优惠,全力支持企业生产防护用品。
图为圣华盾防护科技有限公司防护服装生产线。
当前,江阴全市各级各部门正加快落实“惠企25条”,加大宣传力度,确保各项扶持政策第一时间、不打折扣落实到位,为企业复工复产、渡过难关送上实实在在的“温暖”。
近日,根据无锡市以及江阴市对各类“500强”企业给予奖励的相关政策,江阴加快奖励资金拨付进度,对2019年首次入选各类“中国500强”的企业兑现了政策奖励,远景能源有限公司、阿尔法(江阴)沥青有限公司、达赛贸易有限公司、禹尧化工有限公司、川江化工有限公司,按照奖励政策的相关规定,分别得到数额不等的奖金,奖金总额达到3000万元。
同时,2019年度科技奖补资金也正在逐步发放,用于支持科技型企业积极应对疫情影响、稳定发展。据统计,江阴将向全市120多家科技型企业兑付1968万元奖补资金,3月底之前兑付结束。还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深入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充分发挥市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作用,开展线上申报、简化申报流程,降低融资成本。
鼓足信心 抢订单拓市场 追赶发展“春天”
在信邦电子(台资)生产车间内,机器声轰鸣,一副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生产线上,“全副武装”的工人正全神贯注地操作着各种机械。作为专业生产医疗装备的配套生产厂商,信邦电子春节期间保持连续生产,顺利交出医疗客户的紧急订单。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与严格的管理体系,信邦电子订单纷至沓来,目前订单量已排至今年年底。“别看生产线人少,可是机器多,干劲足,产量高。”企业负责人表示。随着接下来员工的陆续返岗,借助企业强大的产品研发实力与先进的自动化生产制造线,他们有信心保质保量完成客户交付的订单。
图为信邦电子生产车间。
在复工复产浪潮中,江阴的重点骨干企业在确保疫情防控举措落实到位的基础上,一马当先、走在前列。据悉,江阴各类“500强”企业已基本全线复工,订单源源不断,生产形势看好,产能稳步提升。
阳光集团成立了复工复产筹备小组,在确保疫情防控有力的基础上,进一步统筹调度、有序组织复工复产,加快调整经营计划,在优先保障防护服生产供应的基础上,逐步恢复生产秩序。目前,阳光的产能已经恢复了60%左右,到下周有望提升至70%以上。
图为阳光集团防护服生产车间。
法尔胜泓昇集团特钢公司于2月12日正式复工,在稳步推动工人返岗的基础上,动员二三线行政管理人员到部分生产一线,全力推动企业产能恢复,部分外来务工人员正逐渐上岗,复工人员已超过七成,产能已恢复至80%左右。
图为法尔胜泓昇集团特钢公司生产车间。
双良集团下属企业恒创包装针对口罩供不应求、需要大量薄膜的情况,提前谋划、早作部署,从1月下旬起便临时调整春节期间的生产计划,生产线全力运转保证一线防疫用品供应,同时第一时间办理好许可证、道路通行证等,确保物资原材料及时送达相关防护用品生产企业。长电科技目前返岗员工近5000人,复工率超过70%,企业各类订单充足,正全力为华为海思相关产品抓紧生产,预计一季度营业收入将超过去年同期。
图为双良集团下属企业恒创包装生产车间。
广大中小企业也不甘落后,纷纷采取多种措施加快复工复产,全力以赴抓生产、抢订单、稳市场。在斗山液压(韩资)生产车间,近百名工人正在生产流水线上赶制产品,复工率已经达到了85%,订单形势良好,预计在去年上缴税金超5700万元的基础上,今年将会有较大幅度增长。威茨曼金属(德资)产能已恢复90%以上,该企业一季度订单已排满。邦特科技有限公司已召集200多名员工返岗复工,多条生产线恢复生产,新签订单排至今年6月。固德管件有限公司由于产品质量过硬,市场供不应求,订单已排至年底,今年销售额有望大幅度增长。
“这几天,政府有关部门不仅主动上门指导,还不时打电话询问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和面临的困难。在这个困难时刻,政府的关心,让我们增强了发展生产的信心。只要政企抱团、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渡过难关、迎来发展的春天。”正在抢抓生产的一位企业负责人说出了广大企业家的心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