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余娜
1月17日,农历乙亥年腊月二十三,小年。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国家电网、中国华电、中国大唐五家能源央企主要领导出现职务调整,多人履新。
江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毛伟明正式赴任国网公司董事长,意味着自2015年3月中发9号文启动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国网公司迎来了第四位“一把手”。
原神华集团董事长、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主任张玉卓接任中石化集团董事长,亦成为第一位非石油系统出身的石油央企董事长。
中国工业报记者梳理发现,此番五家能源央企密集换帅实属罕见。悉数履新的央企“新面孔”,不仅有能源大咖鼎立加持,更有地方官员“跨界挂帅”,亮点颇丰。
政界高官空降国网
时隔1年零2个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再度换帅。
1月17日上午,国家电网、中国大唐和中国华电主要领导调整。江西省委常委、副省长毛伟明调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董事长、党组书记。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寇伟改任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大唐”)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叶向东改任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华电”)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就在一年前的同一天,也就是2019年1月17日,寇伟以国家电网董事长、党组书记身份在国网第三届职代会四次会议上提出,通过打造“三型两网”,即:枢纽型、平台型和共享型企业,坚强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
对此,有业内专家解读,寇伟叩开了“国网革命”的战鼓,在电力及能源行业掀起一片轩然大波。将电网这种高度垄断的工业金字塔式的企业改革成为大家创新共享的平台,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这种魄力和眼界着实难能可贵。
官方资料显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公司,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能源安全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截至目前,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覆盖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国土面积的88%以上,供电服务人口超过11亿人。公司注册资本8295亿元,资产总额3.93万亿元,在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中排名第5。
就在过去一年,国网开始将投入重点转向配电网,并同时推进智能化建设。而配网智能化可以大大提升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创造大量新的技术、模式和行业,就像4G、5G网络和智能化终端带来的革命性颠覆,但国网必须及时转型。
“在国网内部,很多看清未来技术发展趋势的人高度认可寇伟这一革命性转型认识。因为,国网如果能够实现成功转型,不仅改变的是国家电网公司自身,而且将改变整个能源行业的生态,改变整个中国经济社会的国际竞争实力,也会改变世界的未来。”中国能源网首席研究员韩晓平分析。
在其看来,“三型两网”的转型会触动业内业外很多人的利益,会非常艰难,必定会付出牺牲,但事情仍有转机。首先,“三型两网”的提出不是寇伟个人心血来潮,而是经过国网党组认真讨论形成的意见,是秉承毛主席“人民电业为人民”的要求,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发展理念的要求。这一转型是符合世界技术发展的潮流,国网主动转型恰恰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行业垄断企业不是既得利益集团,是要代表人民的利益去主动成为新技术革命的领军者。
“接任国网董事长的江西副省长毛伟明曾经担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对于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的深度整合应该有更深的认识,应该不会放弃国网这次具有革命性的战略整合。”韩晓平预测。
寇伟之后,首位非电力系统出身的毛伟明将成为国网新一任掌舵人。事实上,国网自2002年成立以来,历任赵希正、刘振亚、舒印彪、寇伟四任掌舵人均为电力系统出身。相比之下,毛伟明地非电力系统出身尤为引人关注。
来自国网的官方资料显示,毛伟明出生于1961年5月,浙江衢州人,198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机械专业,进入江苏常州绝缘材料总厂,后任该厂副厂长、厂长。1996年后,毛伟明历任常州市外经贸委主任,武进市市长、市委书记,常州市委常委、副市长等职。
2003年,毛伟明离开常州,转任泰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次年“去代转正”。2005年12月,他进入江苏省政府,先后任省发改委主任和省政府秘书长。2013年1月,毛伟明晋升江苏省副省长,同年10月进京,就任工信部副部长。2015年7月,毛伟明“空降”江西,出任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最高领导人提出‘能源革命’的要求后,油气、电力等改革纷纷启动。就电改而言,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遇到的问题却越来越多,而且这些问题大多跟电网有关,如电力市场建设、交易机构独立、输配电价改革、区域市场探索、增量配电改革等。选派这样一位级别、资历的领导到国家电网任职,足以说明电力行业尤其是电网在中央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对于毛伟明的履新,业内人士分析,“在改革的大背景下,看不到自己的问题其实是最大的问题。没有电力行业背景的毛伟明,应该不会有电力行业利益的羁绊,看得应该更清楚,行动应该更自如。”
也有分析指出,电网与地方的矛盾,在本轮电改中表现尤为突出。电力市场建设、增量配电改革,乃至特高压的落地点,均是电网与地方政府争执的焦点。而长期在地方执政的毛伟明上任后对于电网领域上述难点问题如何调整处理,亦成为各界期待的焦点。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一年间,同毛伟明一样从省、市级职务上调任大型央企“一把手”的,还有三位:2019年3月,时任湖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祥喜出任国家能源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2019年9月,时任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周乃翔出任中国建筑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2019年10月,时任辽宁省大连市市长谭成旭出任鞍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电力领域耕耘三十余年的寇伟此次国网卸任后,亦重回“五大发电集团”。而在此前,中国大唐总经理已于2018年12月起空缺1年有余,直到此次寇伟履新。
官方资料显示,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是2002年12月29日在原国家电力公司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而成的特大型发电企业集团,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公司。
截至2018年底,中国大唐在役及在建资产分布在全国31个省区市及“一带一路”沿线16个国家,资产总额达7458亿元,员工总数约10万人,发电装机规模为1.39亿千瓦,清洁能源机组占比达35.57%。
目前,中国大唐领导班子包括:党组书记、董事长陈飞虎,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寇伟,党组副书记、董事王森,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总会计师胡绳木,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金耀华、刘广迎、任维,党组成员、纪检监察组组长王瑛。
煤炭大佬执掌中石化
1月17日下午,中国两大石油央企——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以下简称“中石化”)一把手同步调整。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改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张玉卓调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公开简历显示,戴厚良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在石化系统工作,2018年7月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现年56岁的戴厚良(1963年8月出生)是中石化的“老人”,此前一直在中石化集团工作,于2018年7月从中石化集团总经理升任董事长一职。目前还担任中国化工学会理事长。
1985年,戴厚良从江苏化工学院(现常州大学)有机化工专业毕业,加入扬子石化,在此工作了近二十年。2005年9月,戴厚良任中国石化财务副总监,两个月后担任中国石化副总裁。2008年6月,戴厚良进入中石化集团党组。2016年5月,戴厚良补缺被查的原中石化总经理王天普,被任命为中石化集团总经理;同年8月,戴厚良出任中国石化副董事长、总裁;2017年10月当选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2017年11月,戴厚良当选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院士。
与此同时,中石油集团总经理空缺由国家能源局副局长李凡荣担任。
资料显示,李凡荣现年56岁,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开发系采油工程专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4年起,李凡荣在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海油集团)工作了超过30年,历任公司开发生产部总经理,深圳分公司总经理,集团总经理助理等职务。
2010年4月,李凡荣出任中海油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后兼任中海油集团下属尼克森公司董事长、上市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总裁等职务。2016年5月起,李凡荣任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分管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石油天然气司、国际合作司。
原神华董事长张玉卓接任中石化集团董事长,成为第一位非石油系统出身的石油央企董事长。
张玉卓现年58岁,山东寿光人,获得北京科技大学采矿工程系博士学位,早年从事煤炭研究,37岁时被任命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院长。2002年进入中国最大的煤炭央企神华集团,历任神华集团副总经理、总经理、副董事长、董事长,并兼任过中国神华煤制油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4年5月张玉卓任神华集团董事长,执掌神华近三年。作为学者型的企业管理者,张玉卓在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2017年3月,张玉卓调任天津市委常委、天津滨海新区区委书记。2018年8月,张玉卓任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主任。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的掌舵人,张玉卓责任重大。在此前刚刚闭幕的中石化2020年工作会议提到,“新的一年,要千方百计增储上产,把新能源发展作为战略任务来抓,更加注重节能工作,切实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上担当重任。”
伴随国家油气管网公司的正式成立,“两桶油”油气管道资产如何平稳过渡剥离,将是“两桶油”新一任掌舵者首先面临的主要难题。而如何带领两大油气公司寻找出新的业务增长点,亦成为新一任掌舵者需要解决的重要难题。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