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登录中国工业报账号
×
邮箱/手机号
密码
验证码
下次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还没账号?
立即注册
其它登录方式
QQ登录
新浪登录
微信登录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切换账号
个人中心
我的投稿
云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头条
要闻
部委
装备
能源
化工
材料
数智
区域
文化
数据
新三农
工业文旅
中国机械
原创
财经
公司
消费
质量
汽车
会展
财金
视频
专题
人物
时代高光
工业小镇
班组天地
首页 /
我国工业软件在部分领域已具备先发优势
发表时间:2019-12-02 18:34
分享到:
尽管“缺芯少魂”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软肋,不过,多年的应用牵引,以及工业软件企业的不断发力,我国工业软件在部分领域已具备先发优势,这就是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工业云、工业智能等新兴领域。近日在天津举行的2019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发展峰会暨2019中国(天津)工业APP创新应用大赛颁奖仪式上,专家表示,同时,产业在整体上“正处于由引进应用向自主研发转型的关键期。”
资料显示,2018年,国内工业软件市场规模达到1678亿元,同比增长16%,市场空间不断拓展,发展潜力进一步释放。而从供给能力来看,在汽车、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船舶、家电等领域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工业软件产品体系,数码大方、和利时、用友、金蝶、上海宝信、石化盈科等一批知名工业软件优秀供应商已成为市场主流。
从行业应用来看,ERP(企业资源计划)在企业管理软件市场可与国外同类软件相抗衡,SCADA(高端数据采集与监视系统)在电力、轨道交通等领域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从发展态势来看,工业软件在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有力促进了我国基础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协同发展格局的形成,并在以上提到的新兴领域开始具备先发优势。
当然,工业软件存在的问题不是短期内就能解决的,这些问题很显性:一是短板领域明显,三维CAD、CAE等高端工业软件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根据中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联盟提供的数据显示,国内80%的研发设计类软件、50%的生产制造类软件和95%的服务类工业软件均被国外市场所垄断。二是基础薄弱,工业数据积累不足,特别是在制造工艺、管理流程等方面积累不足。三是产用脱节,大国大市场优势尚未有效发挥,缺乏采购国产软件的内生动力和政策激励。四是生态锁定,先期占领国内工业软件主要市场,构筑起垄断性的生态体系,抑制国内工业软件市场空间。
事实上,面对以上局面,包括政产学研用投等在内的社会各界,正共同发力寻求从生态体系建设的角度进行破题。比如,聚焦核心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强企业应用对接,加大在研发、制造、管理和销售等全流程、全产业链中的综合集成应用等等。一家自主CAE通用平台首席科学家曾呼吁,处于追赶状态的工业软件,在面对不确定性增强的国际环境下,需要工业头部企业能以长远眼光进行协同研发创新,各方才能走得更远。
分享到:
登录
评论一下
评论
0
人参与,
0
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
0
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
确定
取消
热门文章
2024年中国工业报社“寻找中国新质生产力标杆活动”全面启动
2024-04-15 11:21
中国工业报旗下“能源与原材料工业”公众号全新上线!
2024-04-10 14:35
私域消费乱象调查:有的收钱不发货有的非法荐股
2024-03-26 09:34
万亿美元大市场 中国加速发力2027年综合实力世界领先
2024-03-26 08:58
中国为世界经济复苏和稳定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
2024-03-24 14:54
如何以人工智能引领产业融合发展?要瞄准这些前沿方向
2024-03-25 10:03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