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联通的消息,中国联通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日前在北京签署地下空间5G技术创新应用联合实验室组建协议。中国煤科副总经理王虹、矿业大学校长葛世荣、国家工程院院士王国法、中国联通副总经理梁宝俊等出席签约仪式。
中国联通在5G商用后,加快赋能煤科行业智慧化步伐,河北联通、联通(山西)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联通(陕西)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联通系统集成内蒙古分公司、中国联通网络研究院分别与河北冀中能源集团、陕西陕北矿业张家峁公司、山西霍州煤电集团吕临能化有限公司、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鄂托克旗建元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5家煤矿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旨在联合制定相关标准,联合申报重大课题,在智能开采、煤矿云化机器人、矿井微震监测大数据、基于人工智能的关键设备预防性维护进行深度探索。
此次合作,中国联通、中国煤科、矿业大学三方将以高水平研发团队为基础,以5G无线技术为核心,围绕边缘计算、网络切片、井下通信及高精度定位、智能化装备及机器人、矿山物联网、工业大数据等技术在煤矿智能化的应用为研究方向,研发打造相关产品、平台和解决方案,建立智慧矿山的新标杆。
梁宝俊表示,作为第一家央企集团层面进行混改的企业,中国联通坚持高起点规划和建设5G新网络,聚焦政务、医疗、教育、交通旅游、生态环境和工业互联网六大行业,推动5G技术与行业应用的创新与融合。目前已与700多家行业伙伴形成了“5G应用创新联盟”,已在20个省市进行了边缘云MEC的部署。伴随着云、大、物、智、安等技术在矿山不同场景的深入应用,远程化掘进、少人化开采、自动化分析将开辟智能化发展的新进程,大幅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人员生命安全保障。
王虹表示,中国煤科一直致力于打造智慧矿山整体解决方案,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5G技术在智慧城市的应用增加了生活的便利性,但在井下的应用将推进无人或者少人化开采的进程,实实在在减少企业效益增加所付出的血的代价。井下水、 火、 瓦斯、 煤尘、 顶板、 冲击地压、 热害七大灾害的防范急需高速、大带宽5G技术的支撑。联合实验室研究5G在井下应用的同时,还要解决好5G频率高带来的覆盖范围减小问题、降低5G覆盖成本问题。
葛世荣表示,地下空间5G技术创新应用联合实验室的研究不仅能够推动露天矿、井工矿的智能化发展,也将对城市地下空间的智能化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矿业大学将在人员配备、实验装备、配套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为实验室建设营造最佳的创新环境。
本次合作充分发挥产、学、研、用一体化融合优势,对全国智慧矿山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联合实验室将打造国家煤碳行业5G及创新ICT技术的科研领军平台,实现多项关键技术突破,提升煤矿“四化”水平,促进煤矿“两化”深入融合和智能化的发展。(邹洁)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