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雄安 学者专家为民企高质量发展支招
——雄安新区企业发展座谈会召开

中国工业报记者 邹洁

  11月16日上午,两辆考斯特面包车驶入雄安新区。一辆车上坐着包括国务院参事、中国工程院院士等在内的专家领导,一辆车上是来自北京的媒体记者。这支由国际生态经济协会(IEEPA)牵头组织的雄安新区民营企业调研组,此行目的是,调研了解当前经济形势下,民营企业的痛点和难点,探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扶持,支持雄安新区入驻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座谈会现场。
紧抓机遇 企业应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考察了雄安新区建设情况,调研了解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百度雄安公司、科融环境公司总部的入驻情况后,专家领导与雄安新区的部分民营企业围坐在一起,召开了雄安新区企业发展座谈会。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部长级干部、党委巡视组组长赵华林,国务院参事室原副主任蒋明麟,国务院参事、农业部研究员刘志仁,中国工程院院士、火箭军后勤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少将侯立安,国际生态经济协会专职副会长、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李军洋,国际生态经济协会专家、外交部欧洲司副司长级参赞倪晓京,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原副巡视员靳东平等参加了调研与座谈。
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
  座谈会上,入驻民营企业分别介绍了各自的发展情况,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进行了汇报。
  赵华林在发言中指出,入驻企业能否发展好,特别是环保企业能否发展好,对于整个雄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生态优先”为主题是一个很好的抓手,现在重点是如何具体落实下去,并在雄安新区未来建设中发挥作用,还需要政府、企业,包括整个雄安新区的公众一起来支持,共同把这件国家大事做好。
  刘志仁希望有更多的涉足环境领域的企业能真正走进雄安新区。有了众多的生态环境企业,雄安新区才能走出一条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国务院参事、农业部研究员刘志仁。
  参加座谈会的科融环境负责人毛凤丽表示,未来公司业务经营发展战略重心将以雄安新区为中心点,围绕新区环保需求,把公司传统业务产品上的优势和新兴能源开发上的研究逐步应用到环保项目中。希望各界能关心和帮助民营上市公司,引导企业打造高质量发展形态,实现上市公司回报股东、社会,贡献国家的目标。
  科融环境是入驻雄安新区的第一家国内环保上市公司。其核心业务主要集中在节能燃烧、污水处理和垃圾焚烧发电三大领域,采用EPC和BOT等经营模式;节能燃烧业务在全国发展最早,目前仍处于领先地位,占据全国燃烧器市场的60%以上。据悉,科融环境还在积极布局氢能产业。
科融环境负责人毛凤丽。
  侯立安谈了三点看法:第一,发展雄安新区,一定会面临很多问题,比如涉及到绿色生产、绿色生活这些领域,这给环保企业带来了发展商机,企业家应该主动抓住这些机遇。第二,企业要培养高端人才,有能力形成一些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保证产品、技术要能适合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第三,雄安新区和入驻企业都要有战略眼光,要立足雄安,走向世界。要有这个雄心和决心,也要有这个能力。
  李军洋认为,企业在雄安新区的发展,有六大市场潜力方向:第一,当地水环境治理正步入常态化、系统化、数字化的水质量综合管理。围绕雄安新区白洋淀湿地这一生态优势,将建立动态化、指标化的质量管理体系。第二,拓展雄安新区的生态资源开发和利用,充分利用好生态资源,未来的雄安新区必将是另一座“金山银山”。第三,建立全国甚至于全世界领先的绿色低碳智能交通系统。雄安新区是全新的规划,完全可以建立一套全新的全智能化的系统,包括交通、智能灯,甚至路线、地标,逐步将全部路段实现全智能化,再将成熟的经验以样板推广出去。第四,以绿色低碳智能建筑为引领方向,雄安新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进入各类需求建筑的建设期,可以将节能低碳技术和绿色建材结合起来,打造新型绿色低碳智能建筑。在过程中,应采取措施把原有老旧建筑拆下来的材料进行再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第五,将无废城市和低碳城市、生态城市、智慧城市进行有机结合,规划设计,不应各搞一摊,事出多头。第六,雄安新区完全有能力有条件应用一些前沿信息化技术,如率先在雄安新区部署5G并直接与现实场景连接,激活世界前沿信息化创业创新模式。
  要有所为 政府应为企业发展搭好台
  雄安新区企业发展座谈会的专家学者为雄安新区的高质量发展,给出了五点建议:第一、雄安新区支持入驻企业发展,要做专、做精、做细,要为入驻的企业完善配套工作,要比企业想得还要超前,所谓的支持首先应该保障企业对于政策的获得感。第二,要帮企业站台,特别是对于企业正当合法的权益,一定要帮企业出头,要有入驻企业的娘家心态。企业在雄安新区真正发展好了,雄安才能发展好,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第三,雄安新区对于各类入驻企业的发展要有包容性,建立平台化运作理念。雄安新区的发展和建设,首先是个平台理念,不能把雄安新区自身的利益和入驻企业仅仅看成甲方和乙方的关系,雄安新区可以制定相关的入驻标准向全社会发布出来,什么企业可以入驻雄安新区这个平台,入驻后这个平台能够支持企业怎样发展,怎么支持,政策如何保障等等,让外界对于雄安新区有更清晰的认识。第四,加大改善人文环境。生态文明思想指导雄安新区的人文环境建设,能进一步落到具体。如果到白洋淀湿地观光,发现连最基本的“厕所革命”都没完成,这样的口碑营销将是非常负面的。第五,雄安新区要积极主动的向社会各界展示优势与机会。如果看不到来雄安新区的优势是什么,仅仅以政策来打造雄安新区可能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市场化的机制进行协同。
  刘志仁强调,在政府层面,不采取真正有效的落地措施,仅仅是宣传,口头说的好听,这是不行的。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支持企业发展,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发展,希望雄安新区可以拿出更好的政策,支持雄安新区入驻企业高质量发展。刘志仁希望通过此次座谈会和雄安的企业直接建立联系,倾听一线雄安企业家的声音,更好发挥国务院参事“直通车”这一角色。
  此次座谈会旨在大力支持企业在雄安新区发展,特别是节能环保高端科技产业的发展,这将有力推动雄安新区打造新时代中国经济与环境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政府对企业的支持则要坚决杜绝“不作为”和“一刀切”两个现实中的极端。企业和政府需要互动,走近,彼此推动,才能共同发展。
  座谈会再次呼吁,扶持企业的各项利好政策要落实到位,政府各部门要敢于为企业家站台说话,切实增强企业的获得感。

作者:邹洁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
2024年中国工业报社“寻找中国新质生产力标杆活动”全面启动
2024-04-15 11:21
中国工业报旗下“能源与原材料工业”公众号全新上线!
2024-04-10 14:35
私域消费乱象调查:有的收钱不发货有的非法荐股
2024-03-26 09:34
万亿美元大市场 中国加速发力2027年综合实力世界领先
2024-03-26 08:58
中国为世界经济复苏和稳定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
2024-03-24 14:54
如何以人工智能引领产业融合发展?要瞄准这些前沿方向
2024-03-25 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