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王侠:智能网联为商用车打开上升通道

发表时间:2019-11-10 21:23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祁晓玲

 

  今年,中国商用车市场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市场下滑的困扰和技术变革的冲击,面临着转型升级等巨大挑战。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王侠日前在以“绿动未来,智运天下”为主题的2019中国商用车新生态高峰论坛表示,新能源技术和智能网联技术的爆发,为中国商用车企业提供了更换赛道、同时起跑、赶超国际的历史机遇。只要抓住这一个机遇,就能迅速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商用车智能化时代到来

  中国既是汽车制造大国和汽车消费大国,也是商用车产业制造和消费大国。中国商用车市场规模在全世界首屈一指,轻卡产销量达200万辆、重卡达100万辆以及50万辆的客车和门类齐全、品种丰富的专用车。同时,中国商用车产业的成功不仅体现在规模上,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并且远销世界各国,其中包括很多发达国家。中国的商用车企业已成为中国进军制造强国道路上的一支生力军。在日前举办的2019中国国际商用车展上,智能化不仅仅体现在卡车品牌上,车辆上装、零部件已经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商用车智能化时代已经到来。记者在展会现场的采访中发现,国内卡车企业纷纷在智能化主题上开发下一代产品,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纯电动、混合动力、氢燃料动力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使得本次展会整体上实现了升级换代,各公司展品各具特点,种类非常丰富。

  王侠在论坛上表示,我国在《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明确了智能化作为科技革命的主要路径。毫无疑问,智能化、网联化推动了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各产业之间相互借鉴、渗透、嫁接、跨界、交叉融合成为了常态。就汽车产业而言,产业的边界也变得越来越模糊,外延不断扩大。核心竞争力内涵随着新技术的应用而发生变化,整个行业正面临着重大的产业变革。商用车有着生产资料的特点,是用来赚钱的机器,因此智能化、网联化的过程非常务实,推进和应用速度在很多方面超过了乘用车在这方面的发展。未来,包括商用车在内的汽车产业形态将会呈现开放、包容、竞合的态势,行业内外、产业之间和国际范围内的竞合博弈也更加活跃。

 

智能网联促进产业跨界融合

  2018年以来,各卡车企业均将智能卡车产品提升到有史以来的最新高度,并且展开了激烈竞争,专用车和零部件企业也在加快智能制造和智能化步伐的推进。商用车行业服务的重要对象——物流行业也正处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关键期,和商用车行业一样,物流行业也是一个新技术、新模式的巨大承载体,物流行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汽车业转型升级的支持,离不开车联网、智能驾驶技术的探索创新和应用,离不开新能源车的不断完善和普及。物流产业也和汽车产业一起紧密携手迎接整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时期。

  王侠认为,在产业和社会方面,新技术革命给中国的商用车产业带来最值得期待的促进作用,以便帮助解决物流运输成本的长期居高不下的状况。据介绍,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物流成本在GDP占据比重很大,而新能源汽车应用可以降低汽车的排放,智能网联技术可以帮助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并大幅度地提升运营效率,甚至可以帮助治理超载、超限高排放乱收费等社会环境。在产品方面,新技术的变革是可以弥补商用车在技术、品质、品牌方面的短板,为产品的价值打开了上升通道。

  王侠表示,商用车与物流行业的深度合作和融合将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我国是商用车产业最大的生产国,同时也是最大的商用车市场,产业和市场规模优势为智能化提供了有力支撑,物流行业深度参与的新的商用车生态圈充满期待。另外,商用车与物流行业携手高质量发展,共同经历转型升级的过程,需要一个健全的市场竞争环境,需要科学完善的标准法规体系,需要有严格有效的监管,他希望智能网联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行业解决发展的痛点和难点。

  运输行业强调的运营和盈利决定着高新技术的筛选和使用,并且商用车运营的环境相对比较固定,王侠认为,在技术方面,很多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技术更容易在商用车领域率先应用,另一方面,商用车的传统形象日益受到冲击,用户年轻化、高端化决定了他们也会像轿车用户同样注重驾乘体验,所以智能化、娱乐化、人性化的新功能将成为打动商用车用户的新武器。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