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评价推动 汽车行业车内空气质量达标率得到提升

发表时间:2019-10-25 14:42
分享到:
  消费者在选购新车时,多会关注功率、扭矩、油耗等数据,却鲜少有人关注车内空气质量。但事实上,车内环境质量与人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据相关资料显示,不达标的车内空气中可能含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和丙烯醛等有害物质。其中,甲醛、苯被国际癌症组织认定为一类致癌物,可通过呼吸系统、皮肤等进入人体,导致头晕、恶心、浑身乏力等症状,严重的话可能出现婴儿畸形和多种癌症。
  与油耗等可以自测的数据不同,车内空气质量无法进行直观判断,消费者手中也没有科学的检测工具,因此无法直观评判车内空气健康与否。因此,消费者想了解某些车型的车内环境质量,就要参考第三方评测机构得出的评测结果。
  
更权威的检测
  在众多车内空气质量评测中,中汽中心于2015年7月1日正式成立的C-ECAP评价,其空气质量评价项目通过国家级的专业化检测设备,能够直观展现出车内空气质量情况,权威性受到行业一致认可。
  截至目前,C-ECAP累计已完成10批次23家企业39款生态车型的认证工作,涵盖了自主、日韩以及欧美品牌的多款热销车型,并将评价结果全部面向大众公布,消费者可通过微信、网站等多种途径进行查询。
  C-ECAP管理中心综合事业部项目主管张诗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车内空气质量试验对试验环境的要求十分严格。C-ECAP评价的车内空气质量试验均在国家轿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汽车整车VOC检测环境测试舱完成。环境舱作为标准《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HJ/T 400-2007)中规定测量机动车乘员舱内VOC的场地,为分析采样工作提供了精准的环境条件。
  在C-ECAP评价的推动下,近年来行业车内空气质量整车达标率得到了一定提升。
  
更严格的标准
  为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绿色环保发展,2011年国家环保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联合发布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GB/T 27630-2011),明确了汽车车内各VOC污染物的限值。与其他国家、地区或国际组织同类标准相比之下,我国标准GB/T 27630-2011可以认为是目前世界上较为严格的一类。与韩国KRO国家标准相比,中国国标中关门封闭时间16小时,远长于韩国标准中关门封闭的2小时(VOC浓度会随着密闭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C-ECAP的检测标准是以GB/T 27630中的限制要求作为零分基准,以限值的0.1倍为满分基准,因此,C-ECAP评价项目可以说是严上加严。
  同时,C-ECAP自身对车内空气质量的评价标准也在不断加严。“C-ECAP2015版评价规程车内空气质量试验仅在恒温25摄氏度(日常车辆使用场景),将测试车辆放置于封闭检测舱静置16小时以上,对挥发出的苯、甲醛等8种有害物质进行取样分析。而今年4月1日起实施的2019版规程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高温检测和主观气味评价。高温检测利用灯光照射模拟夏季车辆暴晒时的使用场景,将测试车辆放置于密闭检测仓内4小时,对挥发出来的苯、甲醛等8项污染物取样分析。主观气味评价由5位具有资质认证的气味评价员参考《汽车车内空气的气味评价规范》和《汽车气味评价员培训规范》进行试验,并得到相关数据结果。总体来说,新版规程较老版更为全面。”张诗建说。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