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客户已经越来越务实。”徐工信息创始人、CEO张启亮近日在接受工业互联网周刊专程采访时开门见山,“在工业互联网建设中,客户最关心的就是平台应用和数据产生的价值。”
作为国家级双跨平台之一,张启亮的看法具有代表性。他说:“中国的客户不再为一个概念或一个热词买单。客户看重的是能否真正给自己带来价值的提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进入2019年,应用与推广成为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主线。在这个过程中,客户非常关注平台上的应用也就是SaaS化的服务,包括APP,这些应用能和企业发展过程中,包括企业管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进行匹配,然后再用数据模型分析各种业务运营数据,进行自我学习和诊断,并进一步优化各个环节。
换句话说,工业互联网平台解决了原有的信息化系统的孤岛和集成的问题,它像一个数据的总线一样,把所有系统的数据抓到工业互联网平台上,再通过计算和APP应用产生出新的价值。
“中国推出工业互联网的时机是非常准的,因为中国的企业到了一个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必须有一个抓手来帮助这些企业进行转型升级。这个抓手就是工业互联网。”张启亮指出。
对正在如火如荼地举行的2019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他表示:“充满着很多的期待。因为大赛将聚集中国国内优秀的年轻人进入到工业互联网平台上来。”
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据介绍,徐工信息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于2015年开始自主研发。2016年发布1.0版本,现在是2.0版本。目前,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了大约76万台设备,管理资产近6000亿元,连接的“一带一路”国家20个左右,主要是东南亚、中东、非洲区域的一些国家。平台连接的企业近一千家。
在76万台连接设备里面,连接了像工程机械,新能源的物流车辆,重卡,加工设备,包括机器人,AGV小车,包括城市运营车辆如渣土车,也包括了很多施工的设备。汉云平台基本上围绕着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包括后市场和服务,把整个闭环全部打通了,这对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对设备的后市场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管理手段。
张启亮介绍,一方面,平台已经融合了最新的技术,目前大约有一千多个工业机理模型,以及十几个核心算法,还有一些云组态的软件,包括可视化的工具、Docker等等。另一方面,在边缘层也就是连接层,汉云做了大量的自主研发,基本上90%以上的产品可以做快速和低成本的连接。
面对5G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徐工信息开始着手进行5G终端的研发,并于今年8月推出5G终端“汉云盒”,”开始在一些矿山机械、挖掘机上使用。相比4G,该终端支持8路摄像,超远距离视频传输,时延降低到1ms左右。预计未来将在核辐射、山体滑坡等危险的场景、不适宜人工现场操作的场景得到应用。
工业互联网平台商业模式应抓住本质
工业互联网平台本身是一个底座,底座本身不会产生价值,而是需要通过基于平台的集成创新推动企业实现当前以及未来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经过2年多的大发展,平台作为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已深入人心,但在另一个层面,平台的商业模式开始受到拷问。
“徐工信息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目前已实现赢利。应该说在工业互联网的初级阶段,能够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张启亮非常自豪地说。他介绍,目前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商业模式分为四类,非常清晰。
第一类是直接购买式,客户根据需要一次性购买连接层、应用和平台,进行私有化部署,可以享受终身服务。第二类是公有化部署,特别是中小企业,他们没必要买花大价钱来购买平台和应用,而是以租赁的方式,每个月按设备付费。第三类是混合的模式,客户可以对连接层、应用和平台有选择性地购买,以及根据需要进行租用。第四类是客户有个性化的定制化的需求,可以按照实际的人天工作量来核算,这种方式客户也比较容易接受。
在合作过程中,徐工信息前期先给企业做一个诊断,找到企业的痛点在哪个地方,然后用现有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解决方案和服务来解决这些痛点。从开始诊断到提供方案,到后期的上线完的验证,到跟踪评价,提供了整个全生命周期的全价值链的服务。事实上,企业很多时候并不清楚自己的痛点在哪里,因此这种诊断非常有价值。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他们缺乏IT团队,缺乏行业专家。2019年,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了大量中小企业。
“应该说汉云的商业模式抓住了本质。本质是什么?就是围绕着客户的痛点,围绕着客户的降本、增效和提质。其实这也是工业互联网的出发点。”张启亮表示。
生态是工业互联网必不可少的推动力
事实上,工业互联网的产业体系非常长,无论平台的商业模式如何,任何一家平台企业都不可能把整个全价值链做完。所以生态至关重要。当前,从国家级双跨平台,到行业、区域性平台,重中之重就是生态建设。以徐工信息为例,其生态包括六个方面。
第一个就是连接层。汉云平台在连接设备的时候,有些设备是自己搞不定的,也不可能全部搞定,因为不同年代的、不同厂家的、不同型号的都汇聚到每一个企业客户。面对这个问题,汉云会把全球的生态拉到平台体系中来。
第二个是SaaS层,汉云和客户一起做生态。对于不熟悉的行业,汉云将把这些客户的用户直接进到平台里面,用户在平台里面去开发它需要的APP,这个开发可通过拖拽的方式快速实现。
第三个是在IaaS层。在这个层面,汉云平台只做私有化的或者是公有化的部署,IaaS层由客户来选择。目前汉云平台和华为云、阿里云两家IaaS服务商进行合作。
第四个层面是数据。对于不熟悉的细分行业,汉云在数据的提取、挖掘、加工过程当中,将和一些专业化的行业内的专家进行合作,产生对行业有价值的数据模型和数据分析。
第五就是开发者。目前汉云平台上大约有一千多名的开发者,这些开发者根据客户的诉求,会有选择性底去开发相应的APP挂到汉云平台上,由平台推给客户,是一个共享的模式。
第六,在一些可视化工具上,比如要做三维或二维的动画,或者是研发里面的一些动画,这个不是汉云擅长的,也没必要去做一套动画的软件。汉云会把这些的生态体系到拿平台来一起来给客户提供服务。
张启亮表示,目前客户也在发生变化,他们往往不再做一个单一的小项目,而是希望把这些一揽子的问题全部解决掉,所以生态对于工业互联网的进步,对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快速成长非常有帮助,也是工业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推动力。
对首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充满期待
今年9月,2019首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正式启动。作为大赛合作伙伴,张启亮表示,徐工信息非常乐于参与,并充满期待。
首先,希望能产生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好的APP,这在推动未来整个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一个更高的高度非常关键。在国内,有可能很有价值的APP,通过工业互联网大赛能把这些APP发现出来,让客户去使用。
其次,大赛非常重要,因为中国工业门类齐全,但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不可能涵盖所有的工业门类,因此是有盲点,有盲区,有阴影的。希望通过工业互联网大赛,把这些盲点、阴影给补充完,放到平台上,让这些小门类的或者是大家不关注的工业门类的APP开发出来,赋能整个制造业。
第三,工业互联网平台本来就是一个生态体系,需要通过一个大赛,把全国范围内的这种好的东西聚集在平台上,释放它的力量,赋能给企业。所以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是一个非常好的表现形式,是一个让大家碰撞智慧,产生好的产品的一个过程。
张启亮表示,在今年在工业互联网大赛过程中,徐工信息会把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开放出去,把数据、应用、边缘层开放给开发者,这些对开发者、参与者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笔财富。他“祝愿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越办越好。希望每年都办下去。”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