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 周宝冰
产业智能已成为阿里云智能落地的重要一环。9月25-27日,阿里巴巴云栖大会在杭州云栖小镇举行。阿里云智能发布产业AI使能计划,承诺将开放数据智能技术和产品,3年内发展1000家合作伙伴,通过与伙伴共建联合解决方案,助力伙伴成为产业AI行业的引领者。
如今,AI在工业企业的应用,正成为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工业互联网服务商大力开拓的重点场景。一方面,互联网化的发展,各个行业的数据量以指数级持续增加,另一方面,算法在迅速迭代发展。有了大量的数据、算法,有云计算的强大的计算能力,传统产业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这就是充分挖掘各个行业的数据,用数据推动企业业务的发展。
4年前,阿里云智能判断云计算的下一个风口将是人工智能,并在业内率先推出人工智能相关产品及行业解决方案,应用于城市、工业、农业等各垂直领域。经过4年的技术探索和针对多领域、多场景的产品实践和迭代,阿里云已由AI单点智能产品升级为全局智能生态。
数据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通过相应的AI技术,能够用数据帮助企业更好的了解过去,预测未来。阿里云智能副总裁、数据智能产品事业部总经理曾震宇说,未来随着5G、IOT的发展,各个企业的数据量越来越大,把数据运用好,可以朝着全局智能的方向走。从单点到局部再到全局的智能,是未来产业AI的发展方向。
阿里云智能数据智能产品总监朱金童表示,工业大脑里面最核心的部分是数据中台,它是阿里云智能在消费互联网时代积累的非常重要的技术。企业需要通过数据中台把过去的逻辑连通,形成神经元。它是经过知识萃取之后的资产,是工业大脑的造血器。
今年是云栖大会的第十年,也是阿里巴巴20周年。刚刚接下接力棒的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在云栖大会主论坛演讲中说:“十年前,我们讨论的是云计算和大数据的萌芽,五年前进入移动互联网的大时代,站在十年展望未来,整个社会都在全面进入数字经济时代。”
三年前,马云首次在云栖大会上提出“五新”战略,这就是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发展到今天,“五新”已经成为了“百新”,“万新”,背后共同点,正是各行各业都在全方位走向数字化和智能化。
去年11月,阿里云正式升级为阿里云智能。云栖大会上,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表示:可靠易用的云、全局智能的大数据、云端一体的智联网、随时随地的移动协同成为数字经济的四大关键技术。这四大关键技术正支撑政务服务、城市治理、工业、农业、医疗等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
过去,一家企业通常有几十个IT应用,由几十个部门分头管理,但要把几十个IT应用放到一朵云上,就需要统一的部署和顶层设计。“未来企业上云数字转型做得好不好,关键要看有没有做好顶层设计,企业一号位要做好战略决策。”张建锋说。此前他曾表示,今年是从传统IT向云计算全面转移的拐点,全面上云的拐点已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