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9泰达声音】宋秋玲: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尚不具备大规模的推广应用条件

发表时间:2019-08-31 12:22
分享到: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第5次会议时强调,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以自主可控、安全高效为目标,以企业和企业家为主体,以政策协同为保障,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当前新能源汽车处于新的历史方位上,如何更好发挥体制优势和市场优势,形成汽车产业的自主可控、安全高效产业发展体系,加快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实现汽车强国梦,是我们汽车行业面临的共同重大问题。

  第十五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财政部经济建设司一级巡视员宋秋玲针对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的一些问题做出报告。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一级巡视员 宋秋玲

  宋秋玲指出,近年来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政策扶持产业取得明显成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从2009年开始,财政部就会同相关部门开展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到今年正好十年。这十年来,国家出台了购置补贴、运营补贴、基础设施奖励、技术创新、税收优惠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并根据产业发展的变化不断调整完善政策。每次调整,应该说都是经过深入调研、精心分析测算和广泛征求意见,保障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十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建立起了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初步实现了公交电动化连续四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基本摘除了落后的帽子,部分企业已经实现走出去

  “但产业发展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总体来看新能源汽车抓住了历史机遇,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应该清醒的看到,全球制造业竞争加剧,外部环境应该说不断恶化。我国新能源汽车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差距。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也开始显现。从全球看,随着汽车电动化成为全球的统一行动,国际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主要汽车发达国家均已推出电动汽车购置补贴政策,有些国家甚至照搬了我们这些补贴政策,基本上“长相”都差不多。部分国家甚至提出要在未来十到二十年开始禁售燃油车,跨国企业也提出全面电动化的战略规划,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赢得面向未来全球市场竞争的重中之重。奔驰、宝马、大众三大汽车集团由竞争转向合作。今年3月,他们达成共识,将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方面展开协调一致的行动,面对这样的国际竞争,我国企业要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加速提升产品的质量性能,抓紧在品牌建设上下工夫。

  近期部分媒体片面解读国家将不再支持纯电动,转而支持燃料电池汽车,部分行业企业也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动摇。对此,宋秋玲表示,由于我国燃料电池汽车核心技术和零部件技术尚未突破,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标准法规缺失,氢气作为能源管理的体系尚未建立等等原因,目前尚不具备大规模的推广应用条件。同时,燃料电池汽车和纯电动汽车技术特点不同,有各自适合应用的场景,未来应该是互补、共存,而不是替代的关系。

  谈及政策方面,宋秋玲表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规模已达百万级,2018年新能源汽车占汽车销售的比例是4.47%,今年一定会超过5%。这种情况下,由政策驱动为主向市场驱动为主是大势所趋,也是产业共识,符合发展规律和预期。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积分等政策的承接作用,积分政策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高办法,应进一步完善增强积分的交易活力,做好积分政策和补贴政策的衔接。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