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王斌
记者日前在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获悉,由该厅出台的《关于印发工业互联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已于今年初在全省正式下发并组织实施。
众所周知,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实现生产制造领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连接的关键支撑,是工业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因此,加快建设和发展工业互联网,无疑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先战略选择,更是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正是基于这一深刻认识,吉林省才决心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发展。
指导思想明确 目标清晰
据了解,吉林省此次实施工业互联网培育工程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实施意见》,抓好工业体系和能力建设,强化企业主体作用,在原始创新上下功夫、练内功。通过构建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打造人、机、物全面互联的智能化发展模式;以加快企业外网络和企业内网络建设与改造为主线,加快培育全省工业互联网络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
其发展目标是:建立多层次、系统化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实施“137”工程。即培育1个跨行业、跨领域平台,3个面向重点产业、重点环节的行业级平台,7个针对特定行业、特定区域的企业级平台。培育100个工业APP,鼓励100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通过长期性战略性重点布局,补齐根本性、紧迫性的重大短板,实现多领域的网络应用拓展,全方位的体系建设推进,多层次的生态系统构建。
有针对性实施多项举措
为确保上述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吉林省已开始有针对性的实施多项举措,主要包括:积极推进企业网络改造升级。重点是推进工业无源光网络、工业无线、软件定义网络、窄带物联网等技术升级企业内网,支持企业开展针对既有生产设备与系统的网络化二次开发;推动“接口开放、机器上网”,扩大全省网络覆盖范围和终端连接数量;落实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在全省的建设和运营任务,加快标识解析的服务辐射能力;率先推动标识解析在汽车、能源、食品等行业的试点应用,力争实现供应链系统和生产系统的精准对接,跨地区、跨行业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信息资源集成共享。
倾力加快平台建设与应用。即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主体,积极建设跨行业、跨领域的互联网平台及面向重点产业、重点环节的行业级平台;重点推动汽车行业、能源清洁利用和溯源食品工业的互联网建设,为更多制造业企业提供工业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管理、服务等产业全要素的泛在互联;努力搭建行业共享平台,加速产业变革,模糊产业边界,打造服务全社会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和新动能。
.以大型工业企业为主体,鼎力推动企业从单项应用向综合集成跨越,建设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区域的企业级平台。这其中将重点推动省内具有优势的汽车、石化、食品、装备和医药行业的互联网建设,力求通过人机互动、设备互联和数据流通,促进全省工业数据的开放流动与深度融合,工业资源的优化集成与高效配置,工业应用的创新升级与推广普及。
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加快上云上平台步伐。即推动开展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安全防护等基础设施及非核心业务系统上云上平台;支持中小企业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核心业务能力向平台迁移。
注重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在夯实安全保障基础上,主要是引导企业提升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和应急处理能力,大力培育安全咨询、整改加固、产品认证、风险评估等社会化工业互联网安全服务发展,依托产业联盟强化相关服务审查评估,规范相关安全服务有序开展。在发展工业信息安全产业方面,吉林省将助推相关信息安全产品和解决方案在汽车、能源等行业的应用,并围绕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工业数据安全需求,积极推进攻击防护、漏洞挖掘、入侵发现、态势感知、安全审计等安全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
着力培育产业新生态,促进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即面向工业互联网未来发展,积极促进边缘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研究与探索;重点推进工业传感器、5G物联网通信模块、工业智能硬件、现场数据采集与集成、工业数据分析、生产建模仿真等重点领域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培育一批面向预测性维护、协同研发、全生命周期管理等特定应用和场景的基础共性、行业通用及企业专用的工业APP,支持一批工业技术软件化、工业软件云化发展;鼓励相关平台开放共享工业知识、算法工具等微服务组件,打造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开源社区,努力创造工业应用软件开发者创新生态。
强化服务支撑能力。中心工作是整合资源,建设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工业互联网服务资源池目录,加强供需精准对接;引导电信运营商、平台运营方、第三方软件商、数据服务商及集成商等为各类型企业提供网络升级改造、建平台、上云上平台、工业APP、数据挖掘、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控安全等专业化服务。
需要特别提及的是,吉林省还专门出台了三项保障措施。即强化政策保障,在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设立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统筹工业互联网发展工作,由主管厅长任组长,办公室设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处。整合优化省级财政对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专项支持,重点支持企业网络、平台和安全体系能力建设。建立和推广服务卷制度,鼓励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
强化人才支撑,鼓励相关高校院所和企业实施产教融合,联合培养既懂制造业又懂互联网的复合型人才。
强化协作交流,倡导建立全省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探索多层次沟通对话与协同合作机制;支持本省重点产业园区、骨干企业、研究机构与国内领军企业全面交流和深度合作;鼓励联盟企业参与制定工业互联网标准规范和规则。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