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黄玉治在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煤矿机器人专题论坛上强调: 大力研发应用煤矿机器人 携手迈向煤矿智能化新时代

发表时间:2020-03-13 10:23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邹洁


  8月21日,经应急管理部批准,由国家煤矿安监局主办的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煤矿机器人专题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以“跨界合作,大力推进煤矿机器人研发应用”为主题,倡导全社会参与煤矿机器人跨界合作、研发应用,实现煤炭行业安全高效发展。国家煤矿安监局局长黄玉治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演讲,国家煤矿安监局副局长宋元明主持论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煤炭产量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0.32亿吨,增至2018年的36.8亿吨,净增114倍,煤炭供给由严重短缺转变为产能总体富余、供需基本平衡。

  在煤炭产能大幅增加的同时,我国煤矿技术装备水平也明显提升。目前我国年产1000万吨的综采设备、采煤机、液压支架和运输机等成套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8.8米超大采高智能综采工作面成功应用,全国煤矿采煤、掘进机械化程度已分别达到78.5%、60.4%,已建成183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煤炭生产实现由手工作业向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历史性跨越。

  黄玉治指出,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原料,煤炭工业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供应做出了突出贡献。煤矿机器人研发应用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 是实现煤矿本质安全的有效举措,是实现煤炭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煤矿机器人研发应用工作,国家煤矿安监局会同有关单位统筹科学规划、强化政策引导,各级地方政府积极推动实施,社会各界促进协同创新,取得了初步进展,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截至目前,我国有巡检、选矸等11种机器人已在煤矿井下应用,掘进、喷浆、搬运等19种机器人已立项研发,煤矿机器人发展势头迅猛,但仍处初级发展阶段。

  黄玉治倡议,站在能源革命和机器人技术快速发展的历史交汇点,各位科学家、专家学者、企业家及社会人士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携手合作,面向未来、坚定发展信心,统筹协调、加强顶层设计,突出重点、加快推广应用,汇集众智、攻克技术瓶颈,紧盯需求、加快人才培养,为迈向智能化无人少人矿山的新时代而努力奋斗。他指出,未来应从五方面推动煤矿机器人发展:

  一是要面向未来,坚定发展信心。科研院所和制造企业要看到煤矿机器人应用的广阔前景,积极投身研发制造,占领科技制高点。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为煤矿机器人的研发应用创造有利条件。

  二是要统筹协调,加强顶层设计。要加强部际协调沟通,明确煤矿机器人研发应用的主要目标、总体任务和保障措施。

  三是要突出重点,加快推广应用。山东、河北、河南、黑龙江、贵州、安徽等省区,要先行先试。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等省区要率先建成一批100人以下、50人以下无人(少人)智能化矿井。

  四是要汇集众智,攻克技术瓶颈。要加快科技立项,将煤矿机器人研发应用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五是要紧盯需求,加快人才培养。高等院校要开展煤矿智能化和煤矿机器人专业教育,实施校企联合培养,落实定向委培、在职深造、学生就业等政策,保障煤矿智能化发展的人才需求。

  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煤科集团、中国铁建重工集团、中国宝武钢铁集团、联想集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山东大学、山东能源新汶矿业集团、山西同煤集团塔山煤矿、浙江中控研究院等有关领导、院士、专家出席论坛并作演讲,有关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重点煤炭企业、智能装备及机器人研发制造企业等单位负责人参加论坛。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