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构想到落地,“工业互联网看苏州”这张名片正在变得越来越生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苏州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项目应用,以敏锐的前瞻性眼光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开展多维度多层面合作,立足“联合与创新”这一出发点,从战略合作、载体建设、创新应用、产业提升等角度引入华为“新动能”,迎来一波又一波热潮。
记者从苏州市工信局了解到,一年来,苏州落实江苏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365”工程中,进一步加强华为公司与苏州各板块对接,结合苏州实际,以板块联动带动产业提升,取得了战略合作的系统性阶段性成果。
找准合作切入点 持续建设合作载体
作为工业大市,苏州一直在探索构建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制造体系,通过人、机、物全面互联,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放眼国内,苏州把眼光投向了华为公司。”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信息化推进处处长归利江告诉记者:“华为本身就是一家卓越的工业企业,生产线智能化程度非常高,基于原创性技术优势,华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潜力在不断释出。苏州与华为合作,有利于共同打造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
早在2012年,苏州市就找准与华为合作的切入点。当年2月,华为数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即华为苏州研究所成立,业务涵盖网络产品与解决方案、Cloud&AI产品与服务等,是华为贴近客户、开放创新的研发中心。
之后,苏州与华为合作持续深入,推进苏州产业转型升级和智慧城市建设:2016年,华为在苏州布局芯片研发;2017年,苏州与华为公司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2018年7月,江苏省政府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2018年签署了江苏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365”工程的战略合作协议,为苏州与华为的合作增添了更宽广的平台。
“365”工程依托华为公司的力量,重点围绕五星级上云企业、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创新发展方向,聚焦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工程机械、物联网、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核心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配件等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力争在2020年前打造50个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标杆项目。
踏着江苏全省工业互联网创新的鼓点节奏,苏州联合华为公司为制造业提供“云+联接”服务,开展工业互联网建设咨询、工业互联网网络提升、企业云化应用服务、工业互联网平台合作建设、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标杆建设、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试点区建设,高层次合作结出新成果,示范区发展和品牌企业建设质效双优领跑全省。
推动产业提升 形成一大批创新应用
一年多来,苏州以更大力度支持华为公司苏州研究所、华为苏州桑田岛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在各类配套、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进一步带动高科技软件产业在苏州落地成长,在智慧城市、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领域,形成了一大批创新应用,培育了国泰新点、神彩科技、数字地图、正载、环亚、盖睿等一批企业。
今年8月2日,苏州市政府与华为公司在深圳签署了深化战略合作协议。8月8日,华为(苏州)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在苏州工业园区成立,华为云城市峰会同时举行,就城市智慧化升级战略、产业智能化转型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在产业链合作方面,苏州与华为共同推进华为数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的建设,已形成端云结合的业务布局,带动了中软国际、软通动力等合作伙伴落户苏州。华为苏州桑田岛基地总投资32亿元,预计到今年年底正式入驻,承载约1万名员工,吸引着全国信息化产业的目光。
与此同步的是,华为公司持续加大在苏州的合作力度:建成了联合创新中心、解决方案开发中心、合作伙伴支持中心、行业解决方案体验中心等四个中心;联合苏州市相关重点企业共建满足用户需求的、有竞争力的行业ICT解决方案;推进华为鲲鹏产业云落地苏州,重点在政府、金融、科研机构、医疗、工业互联网等领域进行试点示范应用,并充分结合苏州信息产业生态优势,争取实现一批重大原创技术、颠覆性技术、自主创新技术的突破和落地。
在六大先进制造业集群中,苏州与华为合力带动了一大批企业在“星级上云”、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和平台等创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记者从苏州市工信局获悉,截至目前,我市四星级以上企业有105家,标杆工厂7家,市级第一批工业互联网重点平台15家,国家工业互联网八大双跨平台已有四个落户苏州。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苏州将进一步拓展合作模式,在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5G+未来网络、鲲鹏芯片、软件开发等领域发力,推动更多创新应用在苏州落地。
板块联动 推动“365”工程实施
在苏州市级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引领下,各县市区也主动联合华为公司,共同推动“365”工程的系统性对接。
近两年来,苏州各县市区共组织了20多场“企业上云”“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等高峰论坛活动或技术沙龙,培育了300多家上云企业,合力打造出吴中的三联虹普、常熟的腾晖光伏、张家港的澳洋集团、昆山的新莱集团等一批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
华为公司以“软件开发云”为合作切入点,在吴中区共同建立开发云创新中心,充分发挥我市区位、人才、高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优势,结合华为在软件开发领域的核心技术,分别面向苏州市软件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高校与培训机构、园区、孵化器等提供软件开发云服务,极大地促进了我市软件人才培养和聚集、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
常熟市充分发挥华为公司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优势,共同建立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助力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产业转型升级。
华为积极参与吴江等智慧城市建设。近年来,吴江通过“物联”“数联”“智联”三联一体化的思路,制定了吴江智慧城市“145”架构;以政务云平台、大数据平台、物联网平台、GIS 时空信息平台和视频资源管理平台等5大平台,形成了智慧吴江的“数字底座”。
苏州工业园区是华为公司与苏州开展战略合作的重要板块。为推动与苏州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等领域的战略合作,华为(苏州)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应运而生,成为苏州人工智能应用创新试验的中坚力量。华为公司向园区输出技术研发能力、产业整合能力、生态体系建设能力的赋能总平台,发挥园区区位、产业、政策优势与华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能力、生态能力、产业发展的优势,聚集行业生态合作伙伴,将华为人工智能的技术、能力、生态导入到苏州,在赋能企业孵化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产业转型升级、赋能打造城市智能体等三个领域展开全面合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