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798艺术区,从工业遗产到文化创意园区的转型升级

发表时间:2019-07-29 15:16
分享到:

  文化创意园区型工业遗产开发模式

 

  文化创意园区型模式,大多依托城市或城市近郊工业厂房遗址的资源、区位优势开发文创园区。比较适合工厂和文化类遗产的开发利用,主要为创意产业园、博物馆、文化中心、展览中心等产品。

  此类项目特点:占地面积大概100亩-1000亩,体现文化、休闲、创意;

  核心客群:高端客群、专业客群、大众客群。

  典型代表:北京798艺术区

  

  北京798艺术区

 

  北京798艺术区为工厂遗产开发。通过对旧厂房的改造,形成艺术商业街区,成为北京的城市文化地标之一,城市休闲目的地。

  【项目背景】798艺术区依托六七十年代的798工厂旧址,利用其包豪斯式的厂房风格受到众多艺术家的青睐,逐渐形成了集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等各种空间的聚集区。

  【占地面积】占地面积69公顷,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

  【运营状况】游客日流量达到3-5万人,园区每年出租约2万平方米,租金收入在5000万以上;

  【发展模式】由最初民间自发形成、最后演变为由政府和国有企业共同规划建设和治理的集聚区;

  【盈利模式】经营性收益(餐饮、零售等)+店铺/场地租赁;

  空间组合

  798艺术区内分为艺术空间、文化空间、消费空间和交易空间。

  艺术空间主要为各类画廊和艺术工作室,59%占地200-500㎡,大多为2007-2008年入驻,独立经营、独立投资。

  文化空间以书店为主,一半以上的书店小于50㎡,以艺术类图书为主,国外书籍占35%。

  消费空间以酒吧、咖啡厅和餐厅为主,60%为2005-2008年入驻,以吸引外国食客的西餐为主要经营内容。

  交易空间以各类原创时尚店铺为主,80%为2007-2008年入驻,77%以原创商品交易为主,价格集中在100-500元不等。

  798艺术区发展经营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

  北京市工业发展的衰落及酒仙桥地区工业转型需求促发了798原厂区的转型升级。当时,文化创意产业已开始确立为未来重点支柱产业,借此发展机遇,798走上了文化创意园区的开发之路,许多艺术家集聚园区,开展各种活动。

 

  问题:

 

  1. 工业区的保护与更新成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问题,798艺术区面临新一轮的更新升级需要。

  2. 798艺术区以文化资源为主,转化为文化旅游产业的程度偏低,产业链条短

  3. 园区内旅游产品形式单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完善

  4. 近年艺术家和艺术机构比例的相对减少影响798艺术区旅游发展

  综之,战略性规划缺失和专业性管理缺乏导致798艺术区的产业化发展受阻;持续上涨的房租倒逼艺术家和艺术机构离开,削弱了旅游发展的原吸引力。

 

  798艺术区对一系列问题的解决策略

 

  1. 发展方向的从新定位

  完善798艺术区资金税收优惠政策

  (对文化创意设计服务企业降低税收);

  拓展798艺术区的产业化发展路径

  (展览和艺术品交易、艺术创作衍生出创意家居、服饰设计行业等等);

  开发798艺术体验系列旅游产品

  (798创意店,创意市集、798艺术咖啡、798艺视画廊等等旅游产品);

  2. 适应性的改造设计

  以保留厂区的原有历史文化与建筑风格特色前提,进行适应性的再生改造设计,改造的过程必然要依照一些具有限制性的指标来引导 , 加强798艺术区内外标识系统和公共设施建设 ;

  3. 改造后的合理宣传与开发

  提升798艺术区管委会的管理职能和权限,整合政府、企业和艺术家群体,完善798艺术区“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 。

  

  结语

 

  798艺术区提托六七十年代的电子工业旧址,其包豪斯的厂房风格受到众多艺术家的青睐。逐渐形成了集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等各种空间的集聚区,是北京城市文化地标之一。798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迭代,通过打造文化创意园区集合不同业态,盘活老化的工业遗产。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