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安再祥 通讯员 李鹏飞
界首,安徽的酒乡,酿酒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原地区的酒文化发源地。据《宋史“食货志”酒》记载:北宋时期,颍州酿酒因“土厚水甘”已初据规模。界沟镇,时为颍州境内十大商业城镇,设监镇官,负责征收商税,有“诸镇置于管下人烟繁盛处,设监镇,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的历史记载。
安徽省金裕皖酒业有限公司位于界首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东城科技园,二期曲酒车间拥有窖池群2000余条,是安徽省六大原酒生产基地之一,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
历史中的金裕坊
《颍州志》记载:公元1050年,欧阳修时任颍州知府,夜宿界沟(今安徽界首)。当地有老者爱其文,奉自酿美酒,醉翁饮后赞不绝口,询知佳酿无名,念此地桑柘萧条,祝民富仓裕,五谷丰登,遂赠酒名“金裕”。
据界首地方志记载,自清代以来,界首酿酒业日趋兴盛。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界首金裕糟坊在韩湾遗址(明朝窖池遗址)基础上建设而成。
1937年,界首因地理位置特殊,上海、南京等商人纷纷迁入,人口剧增,商贾云集,贸易兴旺,人口一度超过20万人,被誉为“小上海”。当时金裕糟坊老字号自有店铺、手工作坊,呈“前店后坊”布局,本地商户、官宦、市民多为常年顾客,也经商帮转销外地,金裕糟坊在周边县市尤负盛名。
1949年,界首解放,县政府没收私利糟坊,改为国有,实行白酒专酿。1950年底,金裕糟坊并入界首县酒厂。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私营手工业复苏,金裕糟坊恢复生产。2004年,金裕糟坊第四代传承人段兆法,取金裕糟坊老号“金裕”两字,成立安徽省金裕皖酒业有限公司。
近几年,公司及产品先后获得“绿色产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老字号”、“安徽省十大品牌白酒”、“安徽省名牌产品”、“安徽省著名商标”、“安徽省创新型示范企业”、“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三标一体管理体系认证”、“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等荣誉。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为老百姓显赤子之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追根溯源,金裕坊人的初心与使命已深入骨髓。一切向前走,走的再远,也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保持酿造一杯好酒的赤子之心。
千百年的时光流转中,酒,一直占据国人重要的篇幅。在千年以前,古人用纯粹的粮食酿造出第一滴酒的时候,酒,便成了粮食的升华。千年以后依然有着这么一群人,用最传统的方法,酿造着最纯粹的酒。
纯手工,是一种匠人的态度。从选粮、到制曲、到酿造直至最后的封坛入库,都是纯手工。只有纯手工,才能达到“人”“机”“料”“法”“环”的完美结合,生产出窖香浓郁、绵甜醇厚的金裕坊酒。如拌料,需要手巧妙的调和粮食、水等原料及温度湿度的比例关系,方能达到最佳状态。
走进曲酒车间,浓郁的酒糟味扑鼻而来,每一根与甑锅连接的不锈钢管道,都有压排酒潺潺流出,散发出浓郁的五粮香气,口感醇厚丰满。金裕坊人始终坚守“敬畏古法,坚守老传统;人工酿制,只做纯粮酒”的酿酒理念。限产定量,脚踏实地,顺应天时,耐住心性,不着急、不浮躁,最终得到大自然最丰厚的汇报。
中国的老百姓需要一款好酒,需要一款价格绝对亲民、质量绝对保证的好酒。名酒价格居高不下,动辄数百元甚至上千元一瓶,已经脱离了普通群众,老百姓需要的是几十元一瓶的好酒。
金裕坊,老百姓买得起、喝得起的手工酒、纯粮酒、健康酒。坚持为百姓服务,做质价比。坚持把老百姓作为一个值得服务、值得尊重的群体,做老百姓喝得起的好酒。坚持多元、分享、合作、利他的价值观不能变化;坚持消费者利益第一、公司员工利益第二、经销商利益第三、投资者利益第四的原则不能变化;坚持大道至简、天道忌巧的企业文化理念不能变化。
百年来,一代又一代金裕坊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着酿造一杯好酒的赤子之心,成为金裕坊人前进路上的不竭动力。
金裕坊,看得见的传承
在迅猛发展的现代生活中,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工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非遗技艺,作为一种口耳相传的技艺,已越来越多地退出历史舞台,逐渐从人们的记忆里淡忘。如果不引起我们应有的关注,这些非遗技艺就会更多地流失。
段兆法,作为金裕糟坊第四代传承人,又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始终坚持敬畏传统、保持定力,发挥工匠精神,认真钻研技艺;同时,常常思考:白酒作为传统的一个行业,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造性的发展?
如何让非遗技艺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如果只是一味抱着原有的生产经营方式墨守成规,不思进取,那么非遗传承的路子只会越走越窄。
在非遗传承的过程中,需要破除旧的观念,及时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成果、网络技术以及销售模式,推陈出新,进行现代“激活”,赋予非遗技艺新的活力,使其重新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公司预投资1000万元,设立金裕坊酒数字化生产线,建立数字化管理中心。只需要一部手机或一台电脑登陆系统,就可以实时查看金裕坊酒从田间到酒桌的全过程。该远程监控系统覆盖了绿色原粮生产基地、原酒酿造、陶坛储藏、封装生产、仓储物流、成品检测等六大模块,涵盖了金裕坊酒生产的全过程,实现了从田间到酒桌全过程移动客户端实时在线的监控和展示,构建了“基地生产”“仓储在线”“检测在线”等食品质量安全可视化追溯体系。
下一步,公司计划成立大数据中心,将数字化生产技术覆盖公司的梅兰竹菊酒、小镇青年酒等各种产品,推进“一部手机看非遗传承技艺”建设和“数字金裕坊”建设向更深更细致处延伸。
金裕坊,看得见的传承。将古老而神秘的非遗技艺,经过现代“激活”,触发了金裕坊古法酿造工艺内在的美感和强大的生命力。
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将金裕坊的生产过程,实时展现在消费者面前,不仅是自身价值的提升,更彰显段兆法作为非遗技艺传承人,对传统文化关注和反思。由此也让我们看到了非遗传承的新希望,我们将有更多的机会可以为后代留下将要逝去的历史记忆,以及由这种历史记忆所带来的独特美感和情感。
履行社会责任 彰显名酒担当
“我们的企业有多大,我们的社会责任就有多大“,这是公司董事长段兆法常说的一句话,企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他积极的承担起属于自己的社会责任。
2010年,公司捐资贫困大学生30余名;2011年“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资助我市农村留守儿童20万元,董事长段兆法被评为“先进个人”;2015年“关心下一代活动”捐助10万元;2016年“扶贫日”捐款14.5万元位居东城园区企业第一,被评为“十大扶贫济困爱心人士”;2017年捐助砖集二小留守儿童4万元;定点扶贫靳寨乡段寨村捐物捐资8.2万元;2018年捐助我市困难学生2万元;2019年1月,农历新春来临之际,定点扶贫村靳寨乡段寨村3万元。
段兆法把做公益活动视为一件幸福的事去做,积极的投身于扶贫、赈灾、助学、文化事业等各类社会公益事业,多次受到市人民政府、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与广泛赞誉。
绿色环保促可持续发展
董事长段兆法全力推动3A级工业游景区项目建设。依托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打造花园式金裕坊厂区。厂区在花园里,车间掩映在树林之间,到处是鸟语花香、酒香四溢,呈现出草长莺飞、绿意盎然的景象。建设生态环保型、绿色健康型、科技创新型企业,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企业的发展决不能以污染环境作为代价。
目前,公司三期工程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届时将成为皖北第一家酒博物馆,包含陶艺馆、体验馆、酒博馆等。不仅可以开展金裕坊万人探秘游,也可以开展万人自调酒体验、千人自调酒大赛等活动,做消费者体验的先锋与表率。全力打造金裕坊文化产业链,将金裕坊建成集产品生产、文化传承、个人体验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
工艺虽繁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不敢减物力,在追求利益和效率的今天,金裕坊,正以一门精绝技艺,手工心传、妙手偶得,以极致精神再造中国白酒传奇,以不变的初心守护中国白酒行业,以真诚影响中国白酒的发展轨迹。奔着“做好酒的文章,走出酒的天地”的宏伟愿景,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前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