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东莞观音山古钱币博物馆,追溯历史,感悟工业文化

发表时间:2019-07-11 15:28
分享到:

  东莞观音山的“中国民俗钱币博物馆”,是世界上迄今为止,第一家中国民俗钱币博物馆,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家全面展示中国镂空花钱和异形花钱的博物馆。 

 

 

  民俗钱币博物馆是一位善泽的先生多年收藏的钱币真品,其中的镂空和异型花钱,是他40多年来,积累各类藏品近万件,体系完善,仅见品超300种。藏品上至2000年前的汉代,下至清民。藏品特色鲜明,个性十足。

  

 

  民俗钱币古时雅称“花泉”,俗称“花钱”,相对于流通的行用钱来讲,花泉的功能只是被用来表示祝福、辟邪、佩戴、把玩娱乐等,但由于其文体和图案不拘一格,工艺复杂,逐渐被钱币收藏家们所青睐。

  

 

  每一枚精美的民俗钱币背后就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哦,所以需要细细鉴赏它

  

 

  民俗钱币收藏鉴赏应把握“六品”,一品其“形”,如“镂空”把花泉的形态之美推向了高峰,汉魏镂空的空灵、简约,辽金镂空的雄浑、富于张力,云炉镂空的繁密、华丽,异彩纷呈,各具魅力。

  二品其“色”,年份越久的传世花泉越需经常把玩,时间长了,表面可出现如古玉表面的玻璃光,亮泽可人。出土的花泉则多色泽鲜亮,红斑绿锈,美不胜收。

  三品其“工”,汉代花泉采用范铸,估计大多为石范、陶范,也有少量铜质花泉祖范,唐代以后花泉采用母钱翻砂工艺,头版花泉线条流畅,笔笔见锋,神态逼真,最值得收藏。

  四品其“义”,也就是解读其记载的古代风俗、文化信息。

  五品其“法”,比如汉魏花泉,形制与行用钱完全相同,图案也基本上是按上、下、左、右平衡布局。到了唐宋,开始讲究布白和章法,为了巧妙处理穿口对画面的影响,需要合理布局,某些线条笔虽断而意要连,空白也要分布适当。

  六品其“味”也是重要一环,即韵味意境,探求其背后内涵。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