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我国围绕职业教育改革方面大动作不断。继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又称职教20条)后,近日又印发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以下简称《方案》),为职业教育改革指明行动方向。《方案》明确了“2019年至2021年,持续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提高培训针对性实效性,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的目标,并给出了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政策措施,其中以下几点行动内容值得关注。
一、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
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发布之后,其中的“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1+X证书制度一经提出便引发了各界广泛关注。将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结合,探索实施1+X证书制度,是职教20条的重要改革部署和重大创新。1+X证书制度目的是要打破“唯学历论”的人才发展“桎梏”,鼓励职校和高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成为更加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进而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二、创新培训内容
目前,我国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上下一致目标。在这个特殊时期下,新行业、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也催生出了一批新的职业。就在不久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联合发布包括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电子竞技运营师、无人机驾驶员等13个新职业引发了社会各界极大关注。而新职业的出现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事实上,不仅针对这13个新职业,包括设计服务、3D打印用材料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的单一性、封闭性教学模式早已不适合当下创新型人才培养趋势。更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更多元化和立体化的创新培养模式和职业技能内容是打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大门所不可或缺的钥匙。因此,《方案》再次强调“创新培训内容”,并给出了加强综合性培训、坚持需求导向、加大新职业新技能培训力度等指导意见,为涉及职业教育模式改革的相关单位和部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三、支持企业兴办职业技能培训,鼓励支持社会培训和评价机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工作
一直以来,我国在职业教育上都存在着“就业结构性供需矛盾”。职业学校与企业缺乏沟通、合作,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不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最终造成企业用人需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错位的尴尬局面。虽然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该问题已得到了大部分解决,但要想彻底摆脱“技能供给需求不匹配”问题则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化改革。
此次,《方案》继续强调“支持企业兴办职业技能培训”、“鼓励支持社会培训和评价机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工作”,意在调动社会力量加入职业教育改革工作当中。让企业和社会机构在人才培养方面掌握更多主动权,发挥社会力量的灵活性和积极性,推动形成产教融合的创新教育机制。另外,针对积极办学和开展评价工作的企业、机构,尤其是民办企业,国家将会给予资金补助和服务上的支持,这将为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改革扫除障碍。
四、大力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正在成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综合体现,也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它赋予了所有职业劳动者精神层面的追求和升华。因此,培养工匠精神应从职业教育阶段便开始着手,树立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理念。
此次,《方案》再次强调了“大力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的时代精神,推动工匠精神扎根于职业教育中。不仅要让人才掌握高超的技能和精湛的技艺,更要有专业、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每一名受教育者都能成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实践者和传承者。
综上可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是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更是未来几年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就业稳定的有力保障。《方案》的发布势必将加快职业教育发展进程,同时推动建立符合创新人才培养的社会化、市场化人才评价体系。事实上,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职业教育改革已初现成果,一批更加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内容更加多元化和立体化的人才评价体系已经开始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发挥作用。
以工业设计为例。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推出的“创新设计综合能力素质测评”取代了传统的设计人才评价机制,已成为目前国内最具科学性和实效性、内容最全面的、操作最简便的创新设计人才评价系统。相比之前保守、单一的传统职业资格认证系统,创新设计综合能力素质测评更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测评内容按照企业人才需求量身打造,更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
创新设计综合能力素质测评以创新设计人才所具备的能力作为测评维度,内容包括手绘、三维建模、渲染表达、CMF基础、CMF应用、设计调研与产品策划、品控与量产、知识产权、设计项目管理,共9项专业能力素质测评和2项综合能力素质测评。创新设计人才可根据工作需要以及个人掌握能力的情况自主选择专业能力测评内容进行测评。
通过一项或多项测评的人才均可获得《人才素质测评证书》,并纳入到人才评价信息库中。其个人信息也同时上传至中国国家人才测评网,享受个人综合素质评价、个人发展建议、个人信息入档、档案动态管理等服务项目。《人才素质测评证书》终生有效,为个人求职、单位招聘、岗位调整以及地方人才引进提供重要依据。此外,通过测评的学员还可获得助才基金、实习机会、就业推荐、留学深造、学术交流、创业指导等。
“大浪淘沙始见金”!通过社会各界不懈的努力探索与实践,在国家层面的指导与支持下,一批汇聚时代性、科学性、创新性的职业教育模式和人才评价系统开始走向前台,并将在接下来的教育改革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方案》的实施将进一步协调政府与社会力量,发挥各方资源、经验和技术优势,加快职业教育改革步伐,为接下来的经济转型升级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在此背景下,创新设计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性教育机制和人才评价系统将有望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实施,培养出更多拥有综合素质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为我国制造业的健康、高速、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