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起源于欧洲,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它的兴起,使原来存留的工业厂区、车间、机械设备、居民生活区等,变成具有旅游价值的热点。
我国工业旅游起步较晚,自2004年原国家旅游局评定首批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以来,工业旅游发展才受到广泛关注,但发展工业旅游意义深远。
这是因为,当前,我国一些老工业城市的传统工业企业出现经营不佳、产能过剩、工厂闲置等问题,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发展工业旅游、挖掘工业遗产价值、彰显工业旅游魅力,对这些区域、城市以及各个企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具体来讲,发展工业旅游可以增加特定区域工业的附加值,让许多的工业品牌能够得到更有效的传播。游客在欣赏工业制造过程的同时,还可以感受与领略特定产品的文化内涵与品牌的感召力。以青岛为例,该市打造了青岛啤酒博物馆、纺织博物馆、海尔工业园等一批热门旅游目的地,让工业遗产“活”了起来,也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影响力。
发展工业旅游可以丰富与提升特定区域的城市形象。以唐山为例,作为以钢铁和煤炭为主的百年工业城市,给人的印象是污染严重、不宜游乐居住的地方。但通过深入挖掘城市工业文化、该市建立了中国(唐山)工业博物馆、中国铁路源头博物馆、汉斯·昆德故居博物馆等一批项目;在开滦140年采煤沉降区上开发建设的南湖景区,全新打造了中国唐山皮影主题乐园、足球公园及足球主题酒店等,使城市风貌大变,也更宜居、宜游。
此外,发展工业旅游可以整合与提升工业城市工业遗产的价值,传承工业文化精神,那些看不见的工匠精神、师徒情怀、民族品牌、开放胸怀等,也是今天老工业区振兴的精神力量所在。而利用特定工业城市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还建设具有科普教育价值的博物馆、文化综合体、虚拟展览馆等集旅游与现代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和各类艺术实践基地,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但目前,我国工业旅游景区还处于初级阶段,规模、人气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工业旅游接待游客1.4亿人次,仅只占全年游客总人数的3.15%;工业旅游收入213亿元,只占全年旅游总收入的0.54%。
从消费者角度来讲,工业旅游这种新型旅游形式还未得到广泛认可,许多消费者由于消费惯性、消费能力等方面的原因, 仍然倾向于传统的观光游览。
从企业角度来讲,工业资源是工业旅游的核心吸引物。由于企业知识学习与创新能力有限,开发工业旅游经验不足, 对工业资源的发掘还不到位,许多极具开发价值的工业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此外,由于旅游线路内容不够丰富,游客停留时间多在1天以内,有些甚至不到1个小时。个别企业的接待有很强的季节性,有些企业工业旅游的配套基础设施不足。
那么,如何推动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教授厉新建看来,工业旅游的发展需要理念创新,不断优化和提升对工业旅游作用、价值和发展路径的认识,不能把工业厂区的旅游做成传统的参观型的博物馆。要融入休闲、高科技元素,并用情怀来讲好传统工业的故事,并着眼于构建一个“可观(景观)、可玩(参与)、可学(知识)、可购(购物)、可闲(休闲)”的工业旅游运营生态。只有这样,工业旅游发展才会有更加长远的未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