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承拓荒企业文化共话焊接行业变革

——中电华强老干部联谊会暨“纪实报告文学丛书”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发表时间:2019-05-20 15:07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杨明

  5月11日,北京中电华强焊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老干部联谊会暨“中电华强纪实报告文学丛书”启动仪式在京隆重举行。中电华强源自原机械工业部,是我国焊接行业的开拓者,迄今已有35年发展历史,已成长为我国焊接自动化领域技术领先的隐形冠军。当中电华强众多年逾古稀、甚至年逾八旬的老领导、老员工跨进会议室时,大家深情拥抱。新老员工齐聚一堂,共叙往日并肩奋斗工作情谊,并见证了中电华强与中国工业报社“中电华强企业史”编辑出版活动启动仪式。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原国家机械工业部常务副部长陆燕荪出席启动仪式,中电华强董事长唐伟、历任老领导黄家匡、胡百僖、查济瑞、王忻涛、曹道钧等先后发言,中国工业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徐金宝致祝贺辞。未来,中国工业报社将借助融媒体平台的优势,以中电华强为蓝本,进一步梳理总结企业筚路蓝缕、创新发展,以及我国焊接行业、锅炉行业的成长历程和成功经验,为中国的制造业整体水平的提升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陆燕荪部长在发言中指出,近年来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涌现出一批具有实干精神和创造力的企业和企业家。当前,中国的装备制造业正在面临一场新的变革,但在向高端制造业迈进的同时,决不能忽视产品工艺、质量、技术等核心领域的攻关与研究。

  陆部长与中电华强老领导们亲切交谈,对中电华强的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和表扬。他深切地指出,实践证明华强的技术路线是正确的,华强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贡献巨大,华强研发创新精神值得表扬,我们一定要把华强的历史和精神记录传承好。同时寄语华强,要积极参与中国重大装备创新研发,“大国战略必须有大国重器,自己有比什么都强!”

  多年来,中电华强为锅炉、压力容器、核电、船舶、海工、石化、重型机械、工程机械、建筑、管道及工程安装等行业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了先进的制造技术、装备及优质服务。通过潜心研发与专注,企业不断积聚技术实力,在市场上走出了一条自主品牌发展的自强之路,其产品实现替代进口并打破了国际垄断,为整个行业技术进步乃至国家产业安全发挥巨大作用。

  自2010年以来,中电华强在原有自动化设备与工程经验的基础上,业务不断扩展到智能化车间、智能制造+互联网、工业机器人与行业管理专家等领域,以软硬件结合方式为客户创造提供一站式服务。2017年,新华强确立新的战略定位:配合环保节能行业客户建设数字化生产新模式。

  在此次活动上,中电华强董事长唐伟,向陆燕荪部长的关怀与支持表达了由衷的感谢,并向中电华强的老领导、老同志们表示了诚挚问候,对老一辈为华强打下的良好的技术和行业基础,以及多年来对公司的发展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

  在介绍企业的发展整体情况时,唐伟信心满满。他向出席会议的老领导、新老员工们表示,当前中电华强正在不断发展壮大,技术实力与市场份额与日俱增。多年以来,中电华强在做精、做透、做深锅炉行业的同时,也在积极开拓海工、桥梁、装配式建筑、电梯等领域,并取得初步成果。下一步,企业将紧紧围绕设备成套能力,不断提升质量、效率等整体解决方案能力,逐步提高企业在行业核心领域的竞争能力。展望新征程,希望在企业的家国情怀、工艺强国和实业报国的精神指引下,再续新辉煌。

 

  

 

  中国工业报社社长徐金宝在仪式上指出,企业历史、文化、品牌是企业的宝贵财富,特别是我国一些企业经历了行业的拓荒、成长、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具有标本一般的价值。中电华强的过往是锅炉焊接行业历史的一个缩影。文化自信的内涵渗透在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是激励我们攻坚克难、克敌制胜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中电华强的产品不断走出国门,为中国品牌、中国制造赢得了众多的荣耀,这些宝贵经验财富的点点滴滴都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中国工业报有责任也有义务把企业的发展历史总结好,挖掘出更多闪光点和珍贵的历史瞬间,寻找出中电华强人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精神内涵,做好咨询服务工作,不断促进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会上,企业老领导和老同事对于企业的发展表达了殷切期望,同时对于企业近年来取得的突出成绩表示祝贺。在谈到报告文学的出版工作时,老领导们表示出了极大的热情和期盼,情真意切,表示全力配合书籍的编写工作,甚至把珍藏几十年的历史文献全部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最后,会议在浓浓的同事情、老友情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