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伶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喜庆之年。新中国的70年,也是中国工业取得辉煌成就的70年。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形成了今天世界上门类最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创造出了举世惊叹的中国工业发展速度,并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面对中国工业巨大的发展成就,我们有太多的问题需要回答,有更多的经验需要总结,这些不仅仅是中国人民的财富,更是人类文明发展留下的巨大宝藏。这些问题对工业史学科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同时也带来新的机遇。这是时代给我们的必答题。”为团结海内外有志于研究中国工业史的专家学者,为其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交流、协作的平台和机制,将中国工业史的研究推向深入,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中国工业史专业委员会成立,并于2019年4月27日在科学出版社召开“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工业史专业委员会成立暨新中国工业化历史经验研讨会”。
会上,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理事长史丹宣布了中国工业史专业委员会登记备案结果和首批专业委员名单(主任委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武力研究员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姜辉和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会长江小涓分别发来贺信。中信基金会理事长孔丹、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路耀华、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理事长史丹、科学出版社副总经理兼副总编辑陈亮参加了揭牌仪式并分别致辞。他(她)们对如何看待新中国前三十年和后四十年的关系、编撰中国工业史的意义以及中国工业史研究应该关注的重要阶段和研究内容发表了看法,史丹理事长还介绍了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的基本工作情况、表达了对中国工业史专委员研究工作的期望。
摄影:高粮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业经济研究所、当代中国研究所、历史研究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东南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和机械、钢铁、煤炭、纺织、轻工业、核工业、船舶、电力等国家级工业协会、联合会,以及用友基金等企业代表共6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卓元、荣誉学部委员汪海波等经济学界前辈也亲自到会支持。
摄影:耿雪
揭牌仪式后,与会专家还就中国工业史专委员成立的意义和如何开展研究工作进行了研讨。与会专家们一致认为,《中国工业史》的编纂所急需的理论体系构建与学术创新,大量工业史的档案资料、当事人口述,以及文物亟待整理、抢救和保护等都要求加强中国工业史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国工业史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恰逢其时。
摄影:耿雪
据悉,中国工业史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将团结海内外有志于研究中国工业史的专家学者,并为其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交流、协作的平台和机制,将中国工业史的研究推向深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工业建设提供学理支撑和历史借鉴,不仅有助于坚定“四个自信”,而且有助于在对外传播中讲好中国故事、建立中国在国际工业史研究中的话语权。该专业委员会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古代手工业史、近代工业史、当代工业史,中国工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中国工业发展史的国际比较。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