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2019年全国特色小镇现场经验交流会

发表时间:2019-04-24 20:41
分享到:

   4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地理信息小镇,召开2019年全国特色小镇现场经验交流会。

  与会者来自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林草局等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以及全国部分特色小镇的负责人。 

  特色小镇是新生事物,地方率先探索,中央高度关注。会议指出,特色小镇是在几平方公里土地上集聚特色产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融合、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平台,主要内涵是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在新时代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特色小镇因“非镇非区”特征而担负着特殊角色,既有望成为践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平台,又有条件成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载体。 

  2016年以来,部分特色小镇建设,存在一些乱象乃至变形走样的问题。 

  一方面,数量过多、概念不清,出现了一些滥用概念的虚假小镇、缺失投资主体且没有动工建设的虚拟小镇,出现了特色小镇与特色小城镇概念混淆问题;另一方面,质量不高、特色不显,一些特色小镇对产业论证不到位,产业特色不鲜明、层次低、技术弱,没有形成集聚效应。 

  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提出了若干规范管理措施。截至2018年12月31日,各省份共淘汰整改了385个“问题小镇”,其中,在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培育名单中淘汰整改了70个、暂时保留996个,在市县区级特色小镇创建培育名单中淘汰整改了174个,在政府创建名单外市场主体自行命名特色小镇中淘汰了141个。在3个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了特色小镇名单中,住建部将403个“全国特色小镇”更名为全国特色小城镇;国家体育总局的96个全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淘汰整改了34个、暂时保留62个;国家林草局公布50个国家森林小镇。 

  这次会议,主题是“坚持规范纠偏、典型引路两手抓,推动特色小镇有序发展”,既要建立规范纠偏机制,强化部门协调推进,引导各地区加强监测评估和淘汰整改;又要建立典型引路机制,逐轮推广精品特色小镇典型经验,不断完善政银企对接服务平台,支持符合发展规律的特色小镇建设,努力走出一条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集聚、宜业宜居、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之路。所以,会议还有一项重磅内容,就是向全国推广了“第一轮全国特色小镇典型经验”,包括了5大方面: 

  浙江德清地理信息小镇、杭州梦想小镇和福建宁德锂电新能源小镇,在打造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新引擎上的经验; 

  浙江诸暨袜业小镇、广东深圳大浪时尚小镇、吉林长春红旗智能小镇,在探索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径上的经验; 

  江苏苏州苏绣小镇,在开拓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新空间上的经验; 

  江西大余丫山小镇、安徽合肥三瓜公社小镇,在构筑城乡融合发展新支点上的经验; 

  天津西青杨柳青文旅小镇,在搭建传统文化传承保护新平台上的经验。 

  与会专家在接受本端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新时代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特色小镇因“非镇非区”特征而担负着特殊角色,既有望成为践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平台,又有条件成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载体,特色小镇将走出一条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集聚、宜业宜居、富有活力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