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市抢抓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大机遇,顺应当前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形势和产业融合发展新趋势新要求,按照国家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以下简称“示范园”)创建要求,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功能定位,优化空间布局,创新产业融合模式,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推动“一产重特色、二产重转化、三产重服务”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努力打造支撑特色鲜明、产业集聚创新、利益联结紧密、配套服务完善、组织管理高效、示范试点引领的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典型做法如下。
(一)规划引领。按照国家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创建要求,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省社科院高标准编制了示范园发展规划,力求做到发展思路清晰、功能定位明确、规划布局合理、目标任务可行、产业特色鲜明、配套设施完善、组织管理高效。
(二)重点突破。立足园区生态农业、道地中药材、钧陶瓷、农副产品加工、果蔬规模化种植、美丽乡村建设、特色文化旅游等三次产业业态,抓住示范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互联网+”“合作社+”等模式,强化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支撑,打造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美丽乡村群等多元化支撑载体。如在利益联结方式上,经过积极探索,初步形成了订单生产、股份合作、产销联动、利润返还等多种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出了“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固定租金+企业就业+农民养老金”“土地租金+务工工资+返利分红”等多种收益分配形式,促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三)创新驱动。一是强化科技、信息服务,积极创新林药互补、林苗互补、林下养殖、林果一体化、农业产业链延伸,以及农旅、文旅、村旅、康养等多种融合业态,园区经济效益初显。如国储林林下套种迷迭香,每亩利润可达3000元。二是园区以中药材、干杂果、林苗木等特色农产品为中心上下游延伸,将种子、农药、肥料供应与农业生产连接起来,农产品加工、销售与农产品生产连接起来,园区中药材、林苗木等特色产业初步实现了链式发展。三是着力推动特色产业农村电子商务等多种平台融合,不断提升农业与旅游、文化、养生、休闲、教育等产业融合深度,形成了以泓硕农业为代表的观光采摘农业,以神垕特色小镇为代表的城镇、村镇特色产业+文化旅游等业态融合发展的新兴模式,以美丽乡村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题的美丽乡村群带动实体经济发展模式,以及一批微小型集采摘观光、餐饮食宿、教学研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四)开放带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着力激发社会资本参与示范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引进东方园林、盛博园林、颐城控股、中民投、中青旅控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绿地上海博大绿泽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入驻或投资示范园。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