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陕西自贸试验区创新成果报告:杨凌片区向现代农业国际合作平台的目标靠近

发表时间:2019-04-18 15:20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陈俊岐 实习生 莫碧妙
 
  4月16日,记者从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周年改革创新情况及成果”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杨凌示范区以打造“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为目标,在制度创新、对外合作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亚平先生介绍,两年来,杨凌示范区累计形成40个具有较强系统集成性特点的创新案例,其中,“微信办照”和打造“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的典型经验做法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
  陈亚平表示,杨凌示范区将“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率先完成三批共225项省级委托下放事权的承接工作,首批“证照分离”100项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完成。“多证合一、多项联办”服务平台的顺利搭建,将农林领域的45项审批列入联办平台,实现了“一次受理、并联审批、五十四证合一、五十三项联办”,片区营商环境得到了有效优化。2018年,在全省营商环境测评中,杨凌片区营商环境排名位列省内各自贸片区和开发区前列。
  在对外合作方面,杨凌示范区启动实施了外经贸综合服务平台等一批重点项目,成为了马来西亚、中国“一带一路”全球采购中心陕西分中心。为有效拓展国际合作渠道,推行“杨凌农科品牌+境外农产品展洽会”的跨境贸易模式,成功对接79个国家地区、138个国际农产品协会,首批56家农产品企业入驻平台,抱团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两年来,先后组织了30多名职业农民分别赴美国、日本和荷兰等国开展农业科技培训。今年还将进一步加大力度,计划在日本、荷兰等6个国家实施8期境外培训项目,计划培训人数超过120人。
  据了解,截至2019年3月,杨凌片区注册市场主体1677户,新增注册资本152.91亿元,其中各类企业1433家;新增外资企业30户,同比增长109.9%;新增外贸备案企业88户,同比增长87.2%。2018年实现进出口总值8.17亿元,同比增长44%,增速位居全省第二。
  陈亚平说:“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自贸区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继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不断提高自贸试验区发展水平,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成果,把杨凌片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农业特色鲜明的对外开放新高地。”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