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开启中国原子能时代的“一堆一器”

发表时间:2019-04-04 16:12
分享到:

  

第一台回旋加速器主磁铁现貌。1987年,随着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停止运行,光荣退役,回旋加速器主磁铁作为其核心部件被展示在原厂房外,成为永久的纪念。

 

  我国第一座重水反应堆,历经50年安全运行,于2007年安全停闭。目前正在推进反应堆退役工作,规划将建成一个反应堆博物馆。

 

  “一堆一器”是我国核科学发展的历史丰碑。自1955年1月15日,国家作出了发展中国核工业的战略决策之后,当年10月,中央批准兴建一座原子能科学研究新基地(代号为“六〇一厂”,1959年改称为“四〇一所”,1984年更名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将我国第一座重水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建在这个基地中,这就是“一堆一器”名称的由来。

  从基础研究,到“两弹一艇”技术攻关,再到和平利用原子能,“一堆一器”为原子能院的发展、为中国核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第一座重水反应堆建成以后,完成了大量国防科学尖端任务,为两弹爆炸成功、核潜艇下水攻关做出重大历史贡献;在国民经济建设方面,它充分发挥中国“首堆”的作用,承担了核能领域大量开创性工作。第一台回旋加速器为“两弹一艇”的研制提供了宝贵的实验数据,为我国低能核物理基础科研、国防科研做出历史性贡献,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60年来,“一堆一器”培养和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其创新性工作造就了60多位两院院士,培养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遍布全国。在获得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位科技专家中,就有7位是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创建功勋的。原子能院被誉为“中国核科学技术的发祥地”、“中国核工业的摇篮”。

  “一堆一器”的辉煌成就虽然已成为历史,但是,从“一堆一器”发展形成并传承至今的优秀文化历久弥新,60多年孕育而成的“以身许国,敢为人先,严谨求实”的“四〇一精神”,激励着原子能院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在核事业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奋勇攀登。

  在核科技工业发展需求的牵引下,“一堆一器”获得了新的生命,原来的一座重水反应堆和一台质子回旋加速器已发展壮大为反应堆和加速器事业。利用重水反应堆和质子回旋加速器生产的同位素和放射源,广泛用于医学癌症靶向治疗、工业、农业、环境等领域,并在国防、经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核科普教育基地的原子能研究院,非常好地保持了中国“一堆一器”的完整性和原真性。研究院内的中国核工业科技馆,每年接待参观万人以上,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核科普教育的重要平台。而承载着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奋斗精神的原子能“一堆一器”也被工信部评为“国家工业遗产”,继续发挥其历史、科学价值,讲述中国原子能产业故事,激励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奋勇攀登。

  (高明静)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