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邹洁 孙郁瑶
“近几年,北京市北斗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经济效益逐年提升。北京市北斗产业的发展在全国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在近日召开的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发布会上,作为本届年会的承办地,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巡视员姜广智介绍了北京市北斗产业的发展状况。
姜广智指出,作为国家北斗战略实施的发源地,北京市具备发展北斗产业的天然优势:
一是产业创新要素集聚。北京市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规模已从2012年的100亿元左右,迅速增加到目前超过500亿元,在全国卫星导航相关产业城市经济规模中始终排名第一位。全市从事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近400家,聚集了全国一半以上具有一定规模的北斗研发、生产和服务的重点单位,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创新链。
二是核心技术优势明显。以清华、北航、北邮、中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为代表,在卫星导航系统信号体制、室内外无缝导航定位、北斗高精度和仿真测试等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以龙头骨干企业为代表,在北斗兼容芯片、北斗军民通用技术、高精度导航定位产品,以及北斗位置服务应用等关键共性技术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三是创新应用成果显著。近年来,在北斗办和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在北京市经信局及其他委办局的共同推动下,北京市企事业单位开展了一系列北斗创新应用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通过北京市北斗卫星导航应用示范项目建设,推动了北斗应用及服务在全市的全面发展,形成一批典型北斗应用,助力北京市城市综合运行保障能力、公共交通服务保障能力、应急预警监测能力、现代物流管理运营能力的极大提升,取得了显著成效。
当前,北斗技术应用已进入产业化、规模化、大众化、国际化的发展新阶段,北斗产业正迈入创新发展新时代。未来几年,北京市将以国家重大战略为指引,抓住以北斗为核心的时空信息技术发展机遇,进一步整合多方资源,构建“北斗+”融合应用新模式,全力打造全国北斗产业创新发展高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