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造大师专访 丁栋

发表时间:2019-02-22 15:47
分享到:
 设计师习惯性的把世界想象得很美好,和谐但是这些都只是愿望真实情况是,设计师在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中总会遇到很多客观问题。今天纳金网邀请到的这位新锐设计师,也正在开始他的设计之旅。下面让我们更多纬度的了解下这位新锐设计师——丁栋。

                                     

 纳金网BRAUN获奖设计师--丁栋

纳金网:

    你好,丁栋。非常高兴来到纳金网的专访栏目。先向大家自我介绍下吧!

丁栋:

    感谢纳金网的邀请。

    我毕业于广州美学院.崇尚用设计提高生活品质,在我看来设计不仅仅只是一种改变,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1467703620912662.gif

丁栋BRAUN的获奖证书

纳金网:

    众所皆知,BRAUN是国际获奖难度最高的一个设计大赛。而你在20159月荣获了铜奖。能否跟纳金网16万多设计师会员们分享下你的这个作品吗?

丁栋:

    很幸运于去年受邀德国BRAUN总部参与了现场答辩与颁奖典礼,并受教于现场众多国际知名设计师。

    获奖作品为《Wipers Barricade Lights》,每年有50%的交通事故出现于雨雾天看不清前面状况引起的,开车难免遇上汽车抛锚,普通的路障在雨雾天根本起不到提醒的作用,Wipers Barricade Lights的设计理念在于将雨刷与路障作为一种结合,以光视觉停留的方式呈现,雨雾天以提醒后边的司机注意安全与及时避让。利用简单巧妙的整合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在行为上完整的统一顺延正是BRAUN设计奖秉持的设计理念。

1467703813881825.jpg

丁栋BRAUN获奖作品--Wipers Barricade Lights》

纳金网:

    除了2015年德国BRAUN设计铜奖,你还获得过哪些国内外的设计奖项呢?

丁栋: 

    实际说来惭愧,第一次投国际比赛大多为了和小伙伴出国长(wan)见(shua)识。后来发现实际上这些赛事让我进步很快,在落选中能很快寻找到自己的不足。或许颁奖典礼更多的意义是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在校期间我囊获了包括德国BRAUN、日本LEXUS、台湾学生国际创意设计大赛、韩国K'Design、美国SPARK、德国 GPAward、德国IF top300、省长杯、东莞杯、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等奖项及专利50余项。

1467706430785251.gif

丁栋星火证书获奖证书

纳金网:

         设计源自对我们变化着的各种需求做出智慧、敏感的、富于创造性的有力回应。所以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将设计作品量产化,才能受益于大众。在你这么多的专利产品中,有哪些是已经实现量产的吗? 

丁栋:

    目前自己参与的几个项目已经开始量产,上市后还望各位指正。

    截至目前拥有实用新型专利三项,外观专利若干。专利对于自己的创作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对于设计师这个行业来说知识产权比任何都重要。市场世风日下,设计师唯有拿起专利保护自己。

1467705629167778.gif

设计师丁栋作品

纳金网:

    除了参加国内外设计大赛,你也多次参与了像意大利米兰国际设计周等展览。那你是如何区分艺术与设计2者之间的关系的呢?又或是你是如何从一个“设计”的视觉看“艺术创作”,这中间会不会有一些“障碍”,或是能因此产生更独特的见解呢?

丁栋:

    个人认为设计与艺术皆能放映对生活的态度,艺术犹如盘中食物而设计便是盘与食物,二者依存。

    因为自身对艺术创作也是极度喜爱,所以其实对于一个设计师来说保持一定时间来放开的去创作或许能够在设计的过程中更容易找到感觉。米兰设计周是每年比较盛大的一个设计宴会,数不胜数的国际知名设计师设计公司都在这里以最完美的面貌呈现,有幸参与了15年与16年的米兰设计周,在这里设计更是艺术表现的另一种形式,更加开放自由。推荐设计师必去的展会。

1467706512927540.png

设计师丁栋作品

纳金网:

    “纳金杯”是纳金网根据企业产品需求发起的设计大赛。参赛的很多设计师都反映灵感枯竭呀。而你国内外大赛的经验又这么丰富,能否和纳金杯广大的参赛者分享一下您的个人经验?

丁栋: 

    设计是享受的,不管是寻找灵感的过程亦或是推敲造型,排版我们总能找到令自己爱不释手的设计点。保持一个经常看设计作品的习惯,在看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思考。建议多参加一些国际赛事从中提高自己。

纳金杯-艺家人.jpg

纳金杯”设计大赛


http://www.narkii.com/designer/talk_20.html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