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帮你更快搞定设计的7个实用技巧

发表时间:2019-02-22 15:49
分享到:

2016年7月份的时候,我被拉到一个全新的项目当中,作为「主力外援」,我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来为这个从未了解过的应用设计一个新用户引导流程相关的界面和交互。凑巧的是,作为一个常驻伦敦的设计师,我这一周需要去阿姆斯特丹出差开会,这意味着我需要在路上和会议间隙里完成整个设计。

这是我接到的需求,我需要将这5个界面的设计搞定。

幸运的是,我并没有必要设计全部的内容。我进组之前,设计和营销团队已经敲定了大体需要的内容,需要多少个界面,而我需要专注完成插画,梳理好应该如何呈现故事,以及视觉效果。

  1. 确定我的目标

确定我要做的事情之后,我明确了下面的几个目标:

插画需要和文案信息完全匹配;

应当遵循一定的逻辑和流程来呈现;

如果用户不阅读文本内容,他们应当可以从视觉内容中获得信息;

作为一个整体,它应该阐述和应用相关的、有意义的故事。

所以,基于目标,我想讲述一个简短的故事,它应该富有逻辑,而不仅仅是系列散碎的插图。故事比特征介绍插画更容易被人记住。

  2&3. 不用等待灵感,直接开始草稿

由于目标非常明确,我直接开始涂鸦,可以说是非常糟糕的草图。我开始关注的是想法,而非风格。一旦找到可行的想法,就立刻开始下一步的改进,看看它是否可用,然后才打开电脑开始做图。

我的目标是要创建5幅插画,看看它们要如何协同成为故事。开始非常粗糙,后面再逐步细化。

第一天上午我就基本让5张插画都具备有第三幅草图的那种视觉效果。逻辑上我应该可以细化插画,不过我仍然决定,先分享。

  4. 分享进度

草图大体上的样子

确定粗略的草图视觉后,我将文案也加入了进去。和团队分享之后,每个人对这个故事和流程都比较满意,同意了这个方向。值得一提的是,我没有为此专门开会,而是只与几个关键的人物进行了沟通和分享,并获得了反馈。我知道这个时候开会只会带来不必要的讨论。

  5. 分阶段设计

第一个阶段是构建故事,此时已经完成,接下来要确定风格特征和界面之间的过渡。

确定风格的时候,只需要专注一幅插画即可。为此,我也可以更快地决定用什么样的样式和风格。在制作草图的时候,我就已经考虑到了可以和品牌、产品相匹配的东西,这让我可以更快地打磨风格。下面是我第一次的提案:

我希望它看起来友好且简单,希望用户可以专注于前景的角色和内容,背景只需要风格化一点、对比度低一点即可。接下来,我继续将这个插画分享出去,我需要倾听别人的声音。

  6. 倾听反馈

 

听到不同的声音之后,我继续做了迭代:

这是第一次迭代之后的插画。我们稍微调整了角色的特征,从配色到细节都尽量贴合产品的介绍视频中的内容。调整色彩让角色更加突出。现在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所以我开始制作接下来的其他插画。

完成所有插画之后,继续分享,并且尝试在配色上做了更多的选择,包括饱和度更高的版本,让整体配色更加贴近品牌本身的色彩,看起来也更加富有活力。

通过不断的改进,我所调整的远不止是配色,从最初的版本到最终的版本,所有的内容都做了细微的调整。

所有的细节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最终版的插画当中,人物角色有了更加苗条的身材,更多头发,并且面部细节全都进行了调整。值得注意的是,其实有很多细节和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当我和同事分享的时候,答案原本就已经在那里了。但是我按照我的方式推进的时候,很难发现所有的问题,而这正是我需要倾听到的声音。

当然更重要的是,我这一周必须参加我无法拒绝的会议,我必须节省所有的时间来推进整个设计。

  7. 休息一会儿

休息真的很重要。虽然有的时候,休息会让我不得不离开工作,割裂流程,但是离开再回来,会让我以不一样的视角来审视,看到更多之前没有注意到的问题,找到可以改进的地方。

当然,遵循上面的技巧,我并没有花费一周时间,就完成了几乎全部的设计过程。我还有时间,利用这个时间,我进行了更细致的调整和打磨。

首先,我通过调整,让所有的页面人物角色所处的地平线都在一条线上,这样确保了插画整体逻辑和视觉上的一致性,非常令人愉悦。

为了更好的传达信息,我制作了一个比较简单的原型,交付给开发工程师。

回顾过去3年,在不断的历练打磨当中,我慢慢弄清楚了哪些方法更加有效,哪些内容更加有用,如何同利益相关的同事和客户进行沟通,在获得反馈和进行有效迭代的同时,不会浪费太多的时间。

portant;">结语

最后给一个额外的小贴士,那就是你需要给寻找灵感这件事情安排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我认为,了解其他人是如何解决类似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你不用重新造轮子,并且可以学到更多有用的信息,可以洞悉到更加关键的技巧,获得灵感。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