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的美学发展历经了几个阶段,这也从旁边面反映出人们审美的变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年代特点。工业设计是工业革命以来的产品,它将与商场相关的消费者心理、生产方式、工业结构、市场效应等要素结合,并作为生成自己的创造理念的动因。而真实意义上的、成熟的工业设计,是20世纪初由德意志国家建议的设计运动,因为在那时工业设计才真实发展了自己的设计美学——机器美学。
机器美学,也就是机器年代的美学,其最具代表性的特征是由现代设计主义、功能主义发展起来的几何形美学形式。几何形既习惯了大工业年代的生产的需求,也激发了一种原始的情感的访求,对“数”的调和的、次序般的渴求。在对根本元素的不断重复中,进而使人们体验到一种次序、规则,然后在审美中到达调和的生发。可是这种不断重复的根本的几许元素,容易形成一种千人一面的方式,形成机器对人情感上的忽视和冷酷。
而20世纪中叶以后,我们这个社会逐渐从一个讲究效益的工业社会转向重视服务的消费社会,工业设计的理念,再也不是之前的工业社会年代靠技能取胜的理念了,而更多的是跟随市场,投合消费者的喜爱。如20世纪60年代的流线型风格就是跟随市场的典范。流线型本来是在汽车或者交通工具范围中建议的,为的是削减空气阻力,提高速度,可是20世纪70、80年代成为风靡整个工业产品设计的流行风格,从电冰箱、电熨斗到订书机简直包罗万象。可是因为范围不同,它也导致了在日用品设计中呈现了不少失利之作。
21世纪以来,工业设计的美学发展现已深化到广泛的社会、文明、道德层面,不再仅仅简单的来迎合市场,迎合消费者,它更加重视产品与人和环境这三者之间的协调可持续开展。绿色设计、人性化设计、情感染设计、协同创新设计等成为当下工业设计发展的主要潮流,其美学方式更重视用户情感需求,也更加的个性化、多元化。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