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新应用实践 探索产业发展

发表时间:2020-03-13 10:23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王雨阳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2018年我国大数据应用进一步深化发展,向各大行业、细分领域延伸,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不断成熟融合发展,为行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带来新的机遇,推动更多行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进一步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根据《2019年大数据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大数据和数据从辅助到引领,从热点到支点,将成为所有新旧技术、新旧模式的必备基础。117日,2019中国大数据产业大会暨年度盛典在京召开,旨在分享大数据的创新应用实践,探索大数据产业发展。

  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的基础资源,催生了大数据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是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经济发展的倍增器。利用大数据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动能,符合我国新旧动能转化发展的客观需要,对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意义重大。”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软件产业处副处长张毅夫在致辞中表示。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数据和数字经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大数据技术产业创新发展,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

  《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实施三年多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产业界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产业政策持续完善。全国30多个省市制定了大数据的相关政策,10余个地方设立了省级大数据机构,像山东等等很多地方,都是新成立大数据管理机构,多层次协同推进的机制基本形成。

  技术创新取得突破。国内骨干企业已经具备了自主开发建设和运维大规模、大数据平台的能力,一批大数据独角兽企业快速崛起,大数据专利申请数量不断增加。

  行业应用不断深入。工信部组织实施了2018大数据产业试点示范项目,开展了一系列大数据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征集活动,去年我们一共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了大概600多个大数据试点示范项目,经过专家评审,最后对外正式公开了200个。

  产业集聚效应凸显增强。持续推动贵州、京津冀、珠三角等八个大数据综合实验区的建设,也支持创建了像上海静安区等5个国家大数据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全国大数据产业的区域布局持续得到优化。

  加快构筑数字经济新生态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扎实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优化大数据发展环境。加快构筑形成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数字经济新生态。”张毅夫介绍。

  突破关键共性技术,持续加快大数据领域的关键技术发展,支持前沿技术创新,提升理论算法、分析模型、技术引擎等核心竞争力。培育面向大数据的开源软件生态系统,持续推进产学研协同攻关,着力打造技术先进生态完备的技术产品体系。

  深挖融合应用潜力,加快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网络一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加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引导产业集聚、数字化发展,进一步挖掘和释放工业数据资源的要素潜力,大力培育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的新模式。

  进一步激发市场创新活力,鼓励龙头企业建设大数据平台,开放数据、计算能力等技术资源,引导中小微企业深耕细分市场,营造公平有序的发展环境。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围绕大数据产业链条各个环节,持续做好大数据应用示范项目,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和做法。

  建设开放平台生态,推进相关领域关键技术标准的研制工作,加强大数据技术的宣贯与应用。积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实现技术创新与金融发展的有效衔接,打造多层次到多类型的大数据人才队伍,提高人才质量,优化人才结构。

  大会期间还发布了2018大数据企业年度竞争力榜单,并聚焦大数据应用落地情况与成效,对2018大数据行业年度创新成果和优秀代表进行展示与表彰。大会由人民邮电出版社主办,《大数据》杂志协办,信通传媒、数创汇承办,近200位前沿专家、优秀解决方案商代表共襄盛会。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