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天云网祝守宇:中国工业互联网将诞生世界级公司

发表时间:2019-01-04 10:06
分享到:

  工业互联网是信息化进程中自移动互联网之后最重要的产业机遇,是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一批重点工业企业集团纷纷抢抓战略机遇成立工业互联网企业,如何办好工业互联网企业,既需要深刻理解各集团意图,也应明晰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道路和工业互联网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任务。

  

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的特点

  消费互联网中特别是由于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迅猛发展,普遍已经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互联网已经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发展工业互联网,以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工作内容,发展智能制造、协同制造、云制造新产业形态,是实现实体经济产业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手段。

  当前,工业互联网在全球范围整体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发展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和先进信息技术的结合,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实现核心产品突破和创新需要极大投入,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和巨大风险。截至目前,除了消费互联网的一些应用,中国在企业软件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应用领域基础仍然十分薄弱。我们既要认识到工业互联网千载难逢的产业机遇,也要充分认识到参与其中所存在的巨大风险。

  尤其是,我们要深刻领会和吸取美国GE公司Predix工业互联网的经验教训。GE的工业互联网概念始于2011年1月,通过几年的酝酿和准备,GE在2015年正式发布Predix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时任CEO伊梅尔特最为推崇的项目,GE在Predix 七年的发展过程中,倾注了大量资源,并为此进行了许多企业并购,总计投入了40亿美元。公司专门整合了内部的软件部门,成立了高级别的GE Digital事业部。GE Digital的管理文化和领军人才队伍都比照互联网公司,连公司的总部也设在硅谷;为了适应和培育高科技的软件文化,GE的总部也从康州搬到了软件人才较多的波士顿。

  业务转型决心之大,在GE历史上也不多见。但是,Predix除了一些重新包装的内部信息化项目之外,相对于高昂的投入和运营成本,至今并没有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和规模化的产业。要推动Predix工业互联网发展,预计下个五到十年还需要GE以更大的强度持续投入。

  在当前GE企业整体经营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即使GE这样具有深厚技术积淀、规模巨大的企业,单靠自身的财务能力也难以持续。GE本身拥有像航空发动机、大型医疗设备、铁路设备、石油开采、大型发电设备等高价值的工业应用场景,加上美国富有经验的软件人才和深厚的软件文化,在其工业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技术上的成果。Predix在技术和产品上当前无疑是领先的,它的困境主要在于规模化市场缺失和投入不匹配的问题。GE的问题是即使在正确的战略方向下,过低地估计了工业互联网转型的困难,过高地估计了自身一己的力量,过早地消耗了自身的战略性力量而难以为继。

  当前,在世界范围内,核心产业创新的成本和风险非常之大,单由一个企业牵引的技术创新,而没有规模化市场的支撑,即使拥有深厚的产业基础、资金支持和技术积累,也很难成功。

   

中国工业互联网的三大特点

  中国的工业互联网产业不同于美国的工业互联网,也不同于德国的工业4.0。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是产业环境和起点不同。产业环境和起点的不同,造成了中国工业互联网的目标和使命不同。中国的工业互联网面临着“大企业集成创新”和“中小企业应用普及”的双重任务,其实质是解决长期在关键应用领域软件产业孱弱和核心技术缺失的顽疾。美国企业包括很多制造业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普遍非常高;而中国很多中小制造业企业几乎没有什么信息化。

  当前,云化的低成本、易维护、易管理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将帮助广大的中小企业走出一条新路。中国的大型企业,信息化程度比较高,但是很多关键领域的信息化产品和方案都是国际领先软件厂商的,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而面临着新一轮新兴的产业数字化转型机遇,加上日益严峻的中美之间的科技竞争,基于新兴的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为技术积累薄弱、能力弱小的中国软件企业和工业互联网企业提供了在大企业中替代传统国外信息化厂商产品,从而壮大自己和发展自主核心信息化技术的难得的历史机遇。

  二是社会的认识和协同不同。当前,中国在国家战略层面推动工业互联网,政府大力推动制造业和互联网信息技术产业融合与合作,产业界存在一致的合作和生态建设的认知基础。在美国,工业互联网更多的是企业自身的商业行为,互联网和制造业是两个分离的行业,完全的商业行为致使不同产业之间融合意愿和动力不足,很难形成合力。而德国的互联网产业没有形成世界竞争力。

  三是国家重视程度和资源投入不同。这是源于战略定位的不同。中国核心软件的困难,不仅仅是核心技术和原始创新的问题,还在于市场竞争环境恶劣、市场碎片化和规模化市场缺失的问题,无法培育规模化的软件企业,也无法产生自主创新核心技术。如何降低市场壁垒,迅速帮助形成规模化市场,是中国企业软件或者叫ToB软件领域多年存在的顽疾。培育规模化的工业互联网市场,是当前中国和美国的工业互联网产业共同面临的问题,而中国工业互联网还承担着企业软件领域赶超的使命。

  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首先还是工业的互联。工业企业千差万别,协议和标准不统一,推广成本高昂,商业价值不明显,前期市场的建立不能光靠企业的市场化行为。中国通过国家政策的牵引,地方政府有针对性地规模化推动,为企业互联创造条件。工业互联网一旦形成一个规模化的市场,通过市场竞争,培育龙头企业掌握行业的主导权,经过一定的时间,能有世界级的企业出现。

 

航天云网:重扎根、不烧钱

  航天云网作为初创公司,从事的是工业互联网全新的业务领域,根据互联网产业特点和当前产业的实际情况,航天云网的发展有七个阶段:1.战略性地位的争取和确立;2.市场的广泛布局和初步占领;3.集聚资本,培养能力;4.产品和商业模式的探索和根据地的形成;5.核心产品和商业模式的形成;6.市场的全面占领和认可;7.市场技术产品垄断地位的形成。这七个阶段不完全是线性发展的,有交叉和同步发展的情况。但是企业发展的重点任务有明确的阶段性。同时,每一个后续阶段的发展任务的艰巨性和风险都比前面阶段要大大增加。

  第一阶段是获取战略性地位。互联网产业和许多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样,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战略地位的争取尤为关键和重要,是建立品牌、建立客户信任,与竞争对手迅速拉开距离的关键。消费互联网企业很多是靠大量融资和提前而广泛的市场布局来形成战略地位。不同于消费互联网的较少的国家干预和充分市场化竞争环境,工业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和很多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样,最初需要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和社会的协同创新。

  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广泛的市场布局,是集团党组部署的“七区域九城市”工业互联网和云制造产业生态的落地布局。航天云网先后在江西、贵州、河南、宁波、广州等地与当地政府广泛深入合作,在成都建设工业大数据国家实验室和云制造创新中心,在常州建设了国家首个大型工业互联网展示体验培训中心,并针对广大的中小企业进行了大规模企业上云的探索,在重庆针对大数据智能化的发展政策建设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

  当前,航天云网正处于第三个阶段:集聚资本,培养能力。航天云网自创立伊始,针对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即确认了“重扎根、不烧钱”的发展原则。国有企业不能像消费互联网企业一样进行大规模多轮融资,并以此为人才吸引手段,以大规模烧钱为竞争手段,必须以创新性的办法获得必要的资本和人才集聚。通过在工业互联网关键战略性地位的获取以及市场的广泛布局,航天云网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较高的认可。

  航天云网需要紧紧抓住这个社会认可的窗口期,以事业发展和舞台的感召广泛招揽人才,以资本的认可和溢价进行适当的核心技术团队的收并购,加快引进关键的行业领军人才,加快进行能力建设,为后续的战略发展夯实基础。高科技企业和科技创新的竞争,最终都是人才的竞争。

  第四个阶段是产品和商业模式的探索与根据地的形成。互联网产业的特点是核心产品和商业模式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与迭代。在产品研发上的投入往往是软件和互联网企业发展的最大风险,互联网市场瞬息万变,因为产品方向不准,或者由于开发团队的竞争力问题而开发的产品水平低,造成企业灭顶之灾的例子比比皆是。

  工业互联网产业和消费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一致的。正如当初的消费互联网,虽然普遍认同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但是没人能够预料到什么公司、什么时间、什么产品、什么商业模式最终能够取得成功。绝大多数成功的互联网巨头都是在竞争中及时调整它们的战略,最终的商业模式都和最初的设想有极大差别。

  消费互联网最初成功的商业模式是类似Yahoo的互联网分类导航和黄页;后来出现了诸多的以新闻为主的门户网站。一段时间内,门户网站似乎是互联网模式的赢家,今天回过头来看,都不是这样。当今的互联网巨头Google,其实出现也相当晚。在它之前,网络搜索最初的领先公司是Excite、AltaVista、Yahoo、InfoSeek等,它们当初都曾是业界有名有实力的公司,Yahoo还长期是互联网产业巨头,而今天这些企业都已经消亡。Google最初设计的商业模式并不是当前的商业模式,而是企业级搜索。

  但是由Google探索出的“免费搜索+竞价排名广告模式”迅速颠覆了整个搜索行业。利用新兴的商业模式,不断在搜索的核心技术上积累,最终形成了Google搜索的垄断地位。这些互联网企业的成功,是需要在行业中深耕一线,保持敏锐的战略机遇的捕捉能力,一旦成功,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机遇确定,要有极度高效的执行力,产品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的反应快速迭代,这是互联网企业成功必备的基础。工业互联网产业将是一个长期发展而形成的产业。当前还没有可验证、可实现的规模化商业模式的产品。

  发展工业互联网,必将是一个充满风险、充满坎坷的过程,但是回报也是巨大的。企业的发展要遵循互联网产业发展规律,既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规划能力,敏锐的战略机遇捕捉能力,也要有高超的资本和资源集聚能力,还要有能打硬仗的高度执行力的软件技术研发和市场团队,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最终的胜利。(作者:祝守宇,作者单位:航天云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工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