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移动成立边缘计算开放实验室,华为、BAT等34家合作伙伴已入驻

发表时间:2018-10-31 15:00
分享到:

    1030日,由中国通信学会和中国移动联合主办的“2018边缘计算技术峰会”在北京召开。峰会获得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联盟(AII)、SDN/NFV产业联盟、边缘计算产业联盟(ECC)等机构及组织的响应和支持。

  作为网络与工业相结合的桥梁,边缘计算的发展可以为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促进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升级。统计数据显示,到2020年将有500亿的终端和设备联网,其中超过50%的数据在网络边缘侧进行分析处理和存储。边缘计算的市场规模可达万亿级,边缘计算从芯片、网络设备、云平台到行业应用的一整条产业链正在形成。

  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正茂介绍,中国移动持续在网络架构演进、标准制定、产业拓展等方面积极推进边缘计算的发展。在网络架构方面,中国移动在2015年就发布了面向下一代网络转型计划,着力打造面向核心云与边缘电信云的两级网络架构;在标准方面,中国移动牵头5G网络架构设计,促进5G网络原生支持边缘计算的能力;在产业拓展方面,中国移动联合多家行业伙伴,推动了智能制造领域边缘计算的试验床研究与验证。

  李正茂表示,近年来,随着中国移动对边缘计算研究和实践的深入,形成了三方面的思考和认识:一是边缘计算需要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边缘计算横跨OTITCT多个领域,涉及网络连接、数据聚合,以及芯片、传感、行业应用等多个方面,边缘计算不仅仅是技术架构,更是一个以边缘计算技术为基础的面向各垂直行业和社会服务的生态,需要社会相关行业的深度参与。二是边缘计算需要与云计算协同发展,边缘计算并不是云计算的替代,云边协同,才是最大化发挥各级优势。三是边缘计算是未来边缘智能的基础,边缘计算将产生大量的应用数据,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加快边缘计算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结合,有利于推动网络智能从中心向边缘延伸。

  本次大会上,为了促进协作,推动边缘计算全面成熟,邬贺铨、李正茂、刘韵洁、余少华、田溯宁、张新生 、蒋林涛、刘华鲁、陈山枝、温向明、张平、张宏科、潘锋、杨志强等14位业界专家学者联合发起了“关于共同推进边缘计算技术与产业繁荣发展的倡议”,到场专家现场签署了该倡议。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强代表专家团队宣读了倡议,提出:一是搭建平台,凝聚共识,加强协作。二是明晰架构,促进标准,构建能力。三是挖掘需求,丰富场景,应用创新。四是开源开放,繁荣生态,共同发展。

  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张同须院长与合作伙伴领导代表共同参加了开放实验室入驻仪式,宣布目前已加入的34家合作伙伴正式入驻。这34家合作伙伴来自产业各方,包括以华为、Intel、恩智浦等为代表的18家基础平台类合作伙伴和以腾讯、阿里、百度等为代表的16家行业类合作伙伴。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与IT技术研究所所长段晓东介绍了开放实验室的发展愿景和目标。

  据悉,中国移动边缘计算开放实验室近期将打造一套完善技术体系,涵盖网络接入、新型数据中心、通用硬件、基础平台、API到应用各环节,并重点在基础设施的定制和集成、API的丰富、应用的创新和孵化三大方面投入。开放实验室初期以中国移动研究院为核心,依托5G联创实验室、下一代网络实验室、车联网实验室等构建,并与中国移动的研发机构、产业研究院等进行平台的深度合作,借助政企公司、省公司、5G联创、5G合作基金等构筑全方位的产业生态。目前,开放实验室已具备基本的全栈服务能力,除基础平台外,第一期重点布局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直播游戏、车联网四大领域。

  中国移动边缘计算开放实验室的成立,将搭建一个边缘计算领域联合创新、开源开放的应用试验和产品孵化的平台,促进边缘计算产业生态的繁荣。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