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第三批C-NCAP评价车型发布 新能源表现差强人意

发表时间:2018-11-23 15:37
分享到:

  928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于凯在天津发布了2018年度C-NCAP第三批车型评价结果。

  本次公布结果的车型是按照《C-NCAP管理规则(2018版)》进行评价的第一批车型,共涉及7款车型,其中包括5款传统汽油车型,2款纯电动车型。5款传统汽油车型涉及3A类车、1B类车、1SUV车型。获得五星的途达、红旗H5以及睿骋CC三款车也成为获得《C-NCAP管理规则(2018版)》认可的首批“安全践行者”,而作为“造车新势力”的2款纯电动车型,仅撞出两星的成绩,安全系数差强人意。

  相对于以往规则,此次新增AEB试验和行人保护试验,对车型的安全技术要求提升了许多,如果没有提前进行对应性开发,无法在短时间内取得理想的结果。一般情况下,新车型开发需要经过两至三年的周期,所以在2018版规则实施的初期,很多车型仍在改进和重新开发的过程中,尤其对于一些老平台车型来讲难度更大。该批车型自521日进行的长安睿骋车型AEB试验开始,7款车型全部试验至924日结束,每款车型的每项试验安排均在C-NCAP官网上进行了公开。每台车辆均严格按照C-NCAP 2018年版规则进行试验及评价。由此可见,途达、红旗H5和睿骋CC在行人保护、乘员保护和主动安全上都做得不错。

  此次发布评价结果的7款车型经过销量核查,均按销量较大的配置选取。尽管在车型配置选取上非常严格,但本次评价试验的车辆上装备的侧气囊、ESC、前排安全带提醒装置等配置的比例还是比较高,并且均作为车辆标配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发布结果的7款车型中还有两款车型为纯电动汽车。纯电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C-NCAP评价是20187月份以后新导入的,对于国内众多的纯电动车型,多年来一直以国家标准为准入依据,尚无对应C-NCAP开发的经验,因此,面对C-NCAP比国家标准更严格的试验条件和更高的要求,无疑带来了巨大挑战。

  纵观C-NCAP管理规则历年来的变化,整体要求逐步提高,评价细节逐渐完善。每一次规则版本的变化初期,虽然都会带来评价结果不同程度的波动,但随即企业就以快速的反应力和技术投入积极应对。通过一次次的挑战,一次次的变革,C-NCAP引领着企业一步步向更高的安全目标迈进。

    (靳凤)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