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陕西:‘一带一路’建设五年成就斐然

发表时间:2018-09-26 11:41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陈俊岐

 

  “五年来,陕西以‘三个经济’为引领,积极打造交通商贸物流、国际产能合作、科技教育、国际文化旅游、丝绸之路金融等五大中心,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各项工作亮点纷呈,在‘一带一路’倡议全局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9月21日上午10时,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陕西‘一带一路’建设五年成就”主题系列发布会上,陕西省发改委副主任苏园林介绍,2013年至2017年,陕西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贸进出口超过1283亿元,年均增长10%;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超过4万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接近3万亿元,分别较2013年末增长55%和77%。

  

构建交流、沟通、磋商渠道和机制,“朋友圈”不断扩大

  陕西省发改委副主任苏园林介绍,五年来陕西省“一带一路”建设成就。 根据“一带一路”倡议,陕西承担着建设内陆开发开放新高地的重要职责,肩负着建设向西开放重要支点的历史使命。五年来,我们始终服从服务于中央部署,围绕“五通”总体要求,积极发挥“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的作用,继承弘扬丝路精神,切实完成好中央和国家部委安排的各项任务。一是政策沟通不断深化。我们认真落实国家总体部署,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构建与沿线国家的交流、沟通、磋商渠道和机制,2013发表“西安宣言”,2015年形成“西安倡议”,不断扩大友好城市的“朋友圈”,“元首家乡外交”影响力凸显,沿线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二是设施联通不断加强。立体丝绸之路建设稳步推进,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916公里,高速铁路里程超过850公里,已开通国内主要城市的“航空快线”21条、国际航线59条,联接全国的铁路、高铁、高速公路及航空交通网络日趋完善,服务辐射范围日益壮大。 三是贸易畅通不断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不断改善。目前,进出口平均通关时间减少50%,国际物流成本降低了20-30%。全面落实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对外投资合作步伐加快。2013-2017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贸进出口超过1283亿元,年均增长10%。 四是资金融通不断扩大。金融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达成了一系列金融战略合作协议,设立了多只丝路主题基金,形成了多个金融服务创新典型案例。截至今年上半年,陕西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超过4万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接近3万亿元,分别较2013年末增长55%和77%。 五是民心相通不断促进。积极发挥历史文化影响,弘扬丝绸之路精神,与沿线国家在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领域广泛开展合作。举办各类丝绸之路旅游节、艺术节、影视节、研讨会、智库对话等活动,人文合作项目百花纷呈,进一步增进了沿线人民的彼此了解。

  

“一带一路”五大中心 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打造国际合作样板

  据了解,陕西通过打造交通商贸物流、国际产能合作、科技教育、国际文化旅游、丝绸之路金融等五大中心,作为陕西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的具体抓手。通过5年努力,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实现快速崛起,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位居全国前列,“米”字型高铁网络日趋完善,自贸试验区全面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充分彰显,陕西互联互通的枢纽和门户作用不断增强。中俄、中哈、中韩等一批特色国际合作产业园区加快建设,陕煤、延长、法士特等一批优势企业加速布局全球产业链,陕西与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的经贸交往不断深化。丝绸之路大学联盟、“一带一路”职教联盟号召力日益提升,科教优势潜能进一步释放。丝博会、欧亚经济论坛、杨凌农高会影响力不断增强,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电影节、旅游博览会等文化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为世界了解陕西搭建起了坚实桥梁。

  近些年,依托科技人才和工业门类齐全的优势,陕西大力推动优势企业和优势产能“走出去”,中俄丝路创新园、陕韩中小企业园、中哈苹果友谊园、中哈现代农业示范园等一批国际合作产业园竞相发展,陕西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有色冶金、建材水泥、纺织服装、现代农业等领域的优势企业也在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2014年10月,法士特以东盟市场为着力点的泰国公司开工投产,标志着其海外战略已经从产品出口升级到技术和品牌出口,也标志着陕西企业开始加速优势产能“走出去”的步伐;2015年1月,陕鼓集团收购捷克EKOL汽轮机公司,成为近年来中国在捷克制造业领域的最大一笔投资;2016年5月,爱菊集团在哈萨克斯坦投资的中哈爱菊农产品加工园区开工建设,被列入“中哈产能与投资52个合作项目清单”,是清单中我国唯一的粮油加工型农业项目,一期为年加工30万吨的油脂厂,已于同年12月建成投产,为哈萨克斯坦最大的油脂厂;2017年1月,由陕煤化控股建设的中大石油炼油项目投产运行,该项目是我省最大的单体境外投资项目。值得一提的是,继哈萨克斯坦爱菊粮油工业园之后,吉尔吉斯斯坦中大工业园今年被正式纳入商务部境外经贸合作区监测统计,成为我省境外合作园区的典范。

  

构建“空中丝绸之路”联通世界

  陕西依托中国地理几何中心的区位优势,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为核心,全力打造陕西国际运输走廊和国际航空枢纽,拓宽国际航空网络,先后开通了赫尔辛基、巴黎、罗马、莫斯科、悉尼、墨尔本、旧金山、阿斯旺、布拉格等多条重要洲际客运航线,至2017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客运量超4100万人次,在全国八大机场中增速第一;此外,我们认真落实省委“三个经济”战略布局,积极打造临空经济示范区,提速航空物流建设,先后开通首尔、阿姆斯特丹、芝加哥、哈恩等全货运航线,截止2018年上半年,国际(地区)航线由2013年的21条增加到59条,全货运航线达到14条,通达25个国家的48个城市,其中包括14个“一带一路”国家的26个城市,形成了向西开放、丝路贯通、美澳直达、五洲连通的国际航线网络,构建起了陕西省对外开放和走向世界的航空大通道。

  

中欧班列“长安号”,续写古丝路华章

  2013年11月28日,“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从西安港始发,彻底解决了新亚欧大陆桥20多年来“通而不畅”的问题。经过近5年的不断发展,“长安号”已然成为陕西向西开放的重要平台,为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年来,我们积极支持“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加大货源组织力度、组建市场化平台公司、开拓新线路新市场,进一步激活了市场资源,为中欧班列(长安号)的快速发展夯实基础,促进了班列数量飞速增长。目前,中欧班列“长安号”已累计开行超过1200列,开通了10条向西通道,目的地从中亚地区延伸到欧洲腹地,贸易货物品种从单一变得丰富多元,基本实现了中亚与欧洲地区主要货源地全覆盖,出口货物贸易国别从17个增加到30个。尤其是今年以来,“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开行量快速增长,截止8月末,开行789列,先后超越成都、郑州和重庆等地,仅半年多时间便连创下“开行量、货运量、重载率、单月开行量”四个第一。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