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王蕾
“这款洗漱墨镜,只要脱掉鞋子站上去,就立马会出现一串黄色的数据报告,你的体重超标了,您的脂肪超高了,您的血压超低等等,有了这款‘墨镜’,今后在家里也能时时监测身体哪个部位的超标。”展柜的工作人员向中国工业报记者介绍,这是一款苏宁即将新推出的一款售价几千元的“墨镜”。记者在现场看到,“墨镜”旁边体验的人不少,有老人也有年轻人。都觉得非常神奇。
“刷脸开门”,你只要打开苏宁易购的APP,扫描二维码绑脸,就可以随意取走柜里的各种食品饮料,不需要现场支付,后台会自动扣掉金额,非常便捷。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款“刷脸开门”即将在各大商场、机场、火车站等设立;在VR游乐场里,市民们只要戴上VR眼镜,站上体验台,就可以去阿尔卑斯山“滑雪”、去高空“开飞机”、去“沙漠越野探险”、去云端坐“高空过山车”。
在江苏软件园展区,一架无人机犹如鲲鹏展翅,格外吸人眼球。工作人员介绍,TS120油动多旋翼无人机可载荷35kg,标准航时可达2.5小时,主要用于军事、警用、缉私、电力、测绘、桥梁、岛礁的巡检以及紧急物资投放,同时也可应用其他民用领域。方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一新说,“此无人机是我们完全自主研发,目前已经申请12项专利,还有二十几项专利在申请阶段。”
作为军民融合、察打一体应用的重载旋翼无人机典型代表,方阔航空科技的重载旋翼无人机研发技术走在了全国前列。据了解,此款无人机实现了低噪大载重长航时旋翼无人机的小型化,其三点式共轴反桨气动布局也为国内首创。
“我们公司为便于生产和研发,以及良好的产业扶持政策,来到制造业发达的江苏,并最终选择落户南京的江苏软件园。”刘一新介绍说。
在江苏软件园展区,记者还看到由苏京智能自主研发的一款灵活多变的机房智能巡警机器人,不仅可定位导航,图像采集,远程监控,而且还可以自动报警,自动灭火,据公司相关人员介绍,机器人自身搭载灭火装置,当现场火源接触到灭火装置时,灭火装置可在3秒内迅速被引发,进行有效灭火,防止灾情扩大。据悉,这款机器人售价仅30万元左右,非常适合大众企业的消费需求。
这些“黑科技”都是在第十四届南京软博会现场展示的新品,每天吸引数万观众,市民们都积极踊跃参与,感受高科技带来的“智生活”。
南京软博会已成为南京展会的重头戏,已连续举办了十四届,每一届,都亮点纷呈。作为全国第一个命名的“中国软件名城”应该名副其实。这么多年来,南京的软件收入年年攀升,自2010年南京被工业与信息化部认定为首个“中国软件名城”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目前南京已形成了以“中国(南京)软件谷、南京软件园、江苏软件园”三个国家级软件园为重点,徐庄软件园等省级软件园、省级互联网产业园为支撑的软件产业集聚发展格局。据悉,今年上半年,三个国家级软件园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378亿元,占南京市比重67%,累计新增涉软从业人员1.25万人。
在项目建设方面,上半年南京市21个涉软类“双百工程”重点项目中,新开工项目10个,当年完成投资额28.9亿元,占计划投资额近50%,达到序时进度。
今年,南京再次将软件产业重点发展方向瞄准人工智能和云计算、大数据。图灵交叉智能前沿峰会配套展览活动的成功举办,以及《南京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印发,共同推进了南京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
下半年,南京将在继续做优做强电力软件、通信软件、智能交通软件等优势软件产品集群的同时,充分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等发展趋势,重点谋划工业软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和新兴业态,紧跟发展趋势,发展特色应用,培育知名品牌。
南京将充分发挥软件专项资金引导带动作用,重点对企业创新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突破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快新培育一批中国软件百强企业、互联网百强企业和独角兽企业。还将充分发挥各类交流合作平台作用,大力引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领军企业,加快南京软件产业发展,向“国际级软件名城”大步迈进。
2017年,江苏全省信息化发展指数达到78.22,位居全国第三、省区第二,数字经济规模达到2.39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二;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发展指数57.7,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达到9230亿元,位居全国第二。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规模也在稳步扩大,2017年完成软件业务收入3926亿元,同比增幅12.7%,占江苏省的44%,规模继续在国内城市中名列前茅。
近年来,江苏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连年实现千亿突破,预计今年年底省软件产业将超过万亿。南京作为首个中国软件名城,更是展示江苏省南京市软件产业发展成就、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和平台,将会充分发挥南京软博会等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作用,大力引进一批全球软件500强企业、国内软件百强企业、国内外涉软上市企业和重大项目,推动软件产业向国际化和高端化发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