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王蕾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中国软件产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2001年,南京市紧随潮流,发挥科教人才资源优势,开始着力打造软件名城。
经17年的苦心经营,软件产业扶摇直上,成为南京第一优势产业和重要发展战略之一,也成为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全国重要科教中心”的重要突破口。2018年,南京继续攻克难关,在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创新道路上写下新的篇章。
用数据说话,软件名城大跨步
今年上半年,南京围绕软件名城建设目标任务和计划,推进各项工作,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根据大数据管理局(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处)统计,中国(南京)软件谷、南京软件园、江苏软件园等三个国家级软件园在上半年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378亿元,占全市比重67%,累计新增涉软从业人员1.25万人,占全市比重达46.3%,累计新增涉软产业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占全市比重达74%。全市21个涉软类“双百工程”重点项目中,新开工项目10个,当年完成投资额28.9亿元,占计划投资额近50%,达到序时进度。
“建设软件名城”不是一句口号,一直以来,南京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探索。今年上半年,南京继续支持软件谷开展中国软件名城示范区创建工作,组织中国(南京)软件谷、南京软件园申报江苏省大数据产业园。软件谷总部经济园、智能产业基地等一批特色园区建设稳步推进。
此外,项目引进方面,南京同样成绩突出。中国(南京)软件谷、江苏软件园分别成功引入富士康集团南京研发中心、腾讯华东云计算基地等重大项目。积极推进中软国际“解放号”总部落户工作,协调、组织市有关部门制定“解放号”平台发展的相关支持政策。
高新技术产业在本地得到长足的发展空间,培育落户企业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2月,南京相关部门组织企业参加江苏省互联网十大新锐人物评选活动,满运软件、甄视智能等6家企业负责人入围,数量占全省60%。值得一提的是,与以往相比,南京进一步加强软件产业统计运行监测工作,对华为、苏宁、南瑞、熊猫、国电南自、途牛、运满满等软件百强、互联网百强企业实施重点监测,及时掌握企业运行情况,解决企业运营中面临的问题。
企业政策辅导服务工作也同期展开,南京会同省、市软件行业协会及税务部门组织召开产业政策宣讲、双软评估、所得税优惠备案培训会,为全市近500家企业宣传解读软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及备案流程。
从行业角度来看,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服务领域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同比增幅近15%。其中,南京云计算相关的运营服务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15%以上。在人工智能方面,图灵交叉智能前沿峰会配套展览活动总结展示南京人工智能产业载体、企业、人才、政策等情况,部省市人工智能规划政策得以落实,《南京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拟定印发。南京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来日可期。
谋划发展,南京软件业再出击
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在上半年收获满满,下半年更是蓄势待发。《南京市建设国际软件名城实施方案》和《南京市促进大数据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南京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各项目标任务将逐步落实,推动软件信息服务业、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关部门将强化运行监测,组织各区和园区加强对重点软件企业、重点产品的运行监测,同时强化责任落实评估,加大对软件重点园区等指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督促力度。
据悉,南京将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和产业载体,以中国(南京)软件谷、南京软件园、江苏软件园为重点,提高产业集聚度。同时,鼓励省级软件园、互联网产业园错位发展,形成相对优势。重点推进软件谷建设大数据产业基地、互联网产业园等专业园区,积极创建中国软件名城示范区,提升软件谷国际影响力。
在现有基础之上,保持电力软件、通信软件、智能交通软件等软件产品集群的优势地位,并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等发展趋势,重点谋划工业软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和新兴业态,紧跟发展趋势,发展特色应用,培育知名品牌。发挥软件专项资金引导带动作用,对企业创新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突破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快新培育一批中国软件百强企业、互联网百强企业和独角兽企业。
八月至九月,南京软博会将向世界展示软件业的前沿技术与最新成果,邀请世界500强企业、全国软件和互联网百强企业,以及国内外院士、行业领袖参会,吸引更多企业参展,进一步提升南京软件行业的影响力。南京将在软博会等国际交流合作平台的推动下,着力引进全球软件500强企业、国内软件百强企业、国内外涉软上市企业和重大项目,由此使软件产业迈向国际,高水平发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