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甘肃减税降费释放政策红利 还激活税源

发表时间:2018-08-15 09:57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田庆林
 

  今年以来,甘肃省各级财税部门认真落实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在保持较高财政投入力度和支出强度的同时,把积极财政政策着力点放在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降低实体经济成本上。1-7月份,为各类市场主体减免税收共计191.79亿元,占全省同期税收收入的21%。通过十大生态产业快速发展,广开了税源,税收收入未降反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0.63亿元,同比增长11.6%。

  

减税降费,让生态产业广泛受益

  从产业看,甘肃在减税中,让节能环保产业减免4.99亿元,支持三农产业发展减免11.5亿元,为支持文化产业减免1.4亿元,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减免2.37亿元,支持企业改制转制、文教事业、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等其他各项事业共计减免104.42亿元。另外,促进西部大开发减免18亿元,支持金融资本市场发展减免30.06亿元,扶持发展小微企业减免税19.05亿元。   

  从税种看,全省减免增值税68.97亿元、企业所得税49.78亿元、个人所得税9.35亿元、契税5.66亿元,资源税2.32亿元、城镇土地使用税1.57亿元、环境保护税0.39亿元,其他税种53.75亿元。

  实施国家这一系列减税政策,不仅让甘肃十大类生态产业广泛受益,而且还激发了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

  

政策红利夯实实体经济,激发产能

  国家为完善增值税制度,减轻企业负担,自今年5月1日起将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由17%降至16%,将交通运输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由11%降至10%,分别下调1个百分点。

  受益于积极的财政政策,作为甘肃规模最大的工业企业,中国石油天然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5月份仅增值税就减负4676万元,利润总额同比增长达322.09%。同是石化行业的庆阳石化公司税率调整后的5月获得减税664.71万元,税负率同比下降5.07%。

  在采访中,在甘肃的一些大型工业企业,纷纷表示较低1个百分点,不仅切实减轻了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同时还使企业多方面收益,从根本上激发了发展动能,作用尤为明显。

  建材行业让中小企业直接享受到了“红利”。定西市漳县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自增值税税率调整以来,在不考虑进项减少的情况下直接减税149万元。武威市古浪县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每月就减税30万元。

  在增值税改革政策带动下,政策持续发挥作用,效应也逐步从生产端向消费端传导。第三产业享受的红利更大。兰州西城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一家医药物流集成服务企业, 5月份仅增值税就获减负8万元,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近1万元。

  降税费在激活产能的同时,还让让消费者。定西市临洮县福源农产品开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表示,在增值税新政实施后,农产品的增值税税率从11%下调成了10%,也相应地调低了销售价格。

  

税率降低,激发市场活力,涵养税源

  甘肃省财政厅积极落实国家政策,相继降低部分政府性基金征收标准,停征、免征和调整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自4月1日起,由2017年的22项减少到19项,其中省级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由2017年的4项减少为3项。并适时公开和调整各种税费和行政事业性收费清单,并明确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拒绝缴纳,有效遏制了各种乱收费。

  随着减税降费等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推进,财政收入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今年1-7月份,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0.63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税收收入384.39亿元,增长18.3%。

  甘肃省财政部门分析认为,减税降费落地见效,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两者看似矛盾,却有着必然的联系:一方面是涵养税源激发市场活力。经济是财政的基础,财政收入状况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发展态势。减税降费降低了成本,企业将减负的资金转化为投资,购进原材料、扩大再生产,还可以进行技术研发,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盈利能力增强。带动了更多的企业发展,增强了市场主体活力,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也带来了税源的增加。

  实施放水养鱼的减税降费政策,是以企业税费负担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乘法”,为财政收入提供了源水活头。

  另一方面,财政收入尤其是税收收入的增长对价格变化弹性较高。今年以来,主要工业产品价格延续高位运行,带动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增值税增长15.9%,资源税增长38.9%,对税收增收贡献率约为30%,推动了税收收入快速增长。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