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登录中国工业报账号
×
邮箱/手机号
密码
验证码
下次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还没账号?
立即注册
其它登录方式
QQ登录
新浪登录
微信登录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切换账号
个人中心
我的投稿
云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头条
要闻
部委
装备
能源
化工
材料
数智
区域
文化
数据
新三农
工业文旅
中国机械
原创
财经
公司
消费
质量
汽车
会展
财金
视频
专题
人物
新营销
工业小镇
班组天地
首页 /
具备市场影响力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走在世界前列
发表时间:2018-07-06 14:55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杨明
当前,电动汽车正在带来一种颠覆性的产业焦虑,对于汽车工业而言,这就是不得不面对的市场未来。
数据显示,仅仅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就由2013年的2.2万辆猛增到2017年的81.8万辆。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超过全球份额的50%,达到77.7万辆,同比增长53.3%。
在纯电动汽车以及动力电池需求高速增长带动下,有色市场两个小金属价格近年来异常活跃,由于价格居高不下,走势逆天,也被市场戏称为“妖镍”“钴军直入”,但这些小插曲并不能阻挡中国成为全球最为重要的电动汽车产销大国。
相反,从行业上下游种种情况来看,由于动力电池的快速发展,成本不断降低,目前中国电动汽车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初步具备了左右市场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不仅体现在整车价格,还将体现在产业格局上。
动力电池应发挥产业“火车头”作用
“根据我们的研究结论,电池产业应该走在整个电动汽车产业创新的最前列,应该发挥‘火车头’的作用。”不久前,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秘书长兼首席专家张永伟,对我国动力电池市场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调研。
他认为,电动汽车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系统创新应该包括整车的正向研发、“三电”、轻量化、智能化等很多方面,但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应该是电池技术的突破。电池是破解电动汽车诸多难题,特别是里程焦虑、成本过高、性能提升的关键所在。
据了解,现阶段电动汽车售价与传统燃油车相比,优势并不特别明显,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动力电池的成本过高,整车价格在竞争中没有缩小产品差距。
“电池是高价值零部件,占到单车成本的30%~50%。电动汽车要达到真正与传统燃油车分庭抗礼的程度,一方面主机厂要能提供安全而有品质的整车产品;另一方面要持续降低成本,用创新的商业模式来应对挑战,还要在产业上下游形成较好的成本利润分担、分享机制。”浙江电咔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海亮说道。
据了解,按照国家相关部委要求,2020年动力电池将会降至1元/Wh,这对于产业链上下游都提出了挑战和目标,有利于纯电动汽车的高速可持续发展。
根据近日发布的《锂电池产业发展报告(2018)》,当前动力电池主要原材料磷酸铁锂以及三元锂技术逐年提升。磷酸铁锂电池组价格从2017年年初的1.8~1.9元/Wh下降到去年底的1.45~1.55元/Wh。而三元动力电池包价格从去年年初的1.7~1.8元/Wh,下降到年底的1.4~1.5元/Wh。
将时间轴拉长,动力锂电池电芯的成本,也已从2009年的3.4元/Wh下降到去年的0.8元/Wh,而根据预测,今年锂电池电芯的成本将降到0.72元/Wh,2020年则有望降到0.58元/Wh。下降空间巨大。
《报告》显示,在能量密度方面,近年来动力电池密度也是不断增加。随着新一代材料性能的提升,如正极材料811、硅碳负极的研发,单体能量密度将会达到300Wh/kg。应该说,动力电池的价格与密度性价比正在不断提升,这是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最重要基础之一。
未来若干年将是电动汽车的爆发期
在电动汽车的超常规发展过程中,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走在了世界前列。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黄世霖,在近日举行的“中国(青海)锂产业与动力电池国际高峰论坛”上指出,“动力电池企业形成的头部效应已经非常明显了,全球装机量前五的动力电池企业的市场份额2017年是61%,到2018年已经提升到了71%,出货量排名前面的企业集中度非常高。我们现在生产非常紧张,需求量越来越大。”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根据行业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企业凭借在上游锂矿资源的拓展,正在竞争中逐渐由防御转为进攻态势。而在全球整体竞争中,中日韩的动力电池企业也正在形成第一集团的领先格局。这对于新能源汽车以及纯电动汽车发展而言,实际上是具备了差异化的优势。
不管等待的时间有多久,传统引擎的终结者正在一步步集结。2016年是电动汽车发展中具有标志性的一年。从这一年开始,世界一些主要国家不仅仅是企业层面,政府层面也都吹响了传统燃油转向纯电动汽车的号角。一方面是宣布所有车型进入电动化;另一方面则是发布传统燃油车禁售时间表。
对于未来的判断,麦肯锡资深合伙人理查德·福斯特就曾指出,汽车产业进入了创造性的破坏时期,守成者将会面临巨大挑战。
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家托尼·西巴更是认为,未来若干年将是电动汽车的爆发年。从成本曲线来分析,到2025年所有的新车都将转变为电动汽车,甚至凡是靠轮子行驶的机械都将是电动的,因为这是由于它的运行费用所决定的,而费用只有燃油机的十分之一。对此,英国《经济学人》也发表了一篇题为“引擎的末日:汽车迈向电动时代”的文章,指出日新月异的电池技术,以及更加严格的排放法规最终会颠覆传统的汽车行业。
所以,在张永伟看来,纵观整个中国纯电动汽车产业链,电池产业最为值得称赞,因为在动力电池方面,无论是在产量上、产能上,还是在出货量上,特别是在竞争力上,中国难得出现了一次领先机会,必须要牢牢把握住。
眼下最需要解决的,是从战略上及早规划上游资源问题。此外,张永伟还建议,相关部门要关注并加快布局下一代的电池技术,避免盲目圈地、圈钱、圈概念现象发生。而在企业发展方面,则需要提升产业链的整合能力,通过战略整合,尽快解决下一阶段成本和技术矛盾问题。
分享到:
登录
评论一下
评论
0
人参与,
0
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
0
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
确定
取消
热门文章
2024年中国工业报社“寻找中国新质生产力标杆活动”全面启动
2024-04-15 11:21
中国工业报旗下“能源与原材料工业”公众号全新上线!
2024-04-10 14:35
私域消费乱象调查:有的收钱不发货有的非法荐股
2024-03-26 09:34
万亿美元大市场 中国加速发力2027年综合实力世界领先
2024-03-26 08:58
中国为世界经济复苏和稳定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
2024-03-24 14:54
如何以人工智能引领产业融合发展?要瞄准这些前沿方向
2024-03-25 10:03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