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登录中国工业报账号
×
邮箱/手机号
密码
验证码
下次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还没账号?
立即注册
其它登录方式
QQ登录
新浪登录
微信登录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切换账号
个人中心
我的投稿
云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头条
要闻
部委
装备
能源
化工
材料
数智
区域
文化
数据
新三农
工业文旅
中国机械
原创
财经
公司
消费
质量
汽车
会展
财金
视频
专题
人物
新营销
工业小镇
班组天地
首页 /
汽车产业暗潮涌动 兼并重组皆有可能
发表时间:2018-06-08 14:55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实习记者
陈述明
通讯员
司爱武
曾经势同水火,如今举案齐眉,一汽、东风、兵装三家老字号大国企的“恩爱秀”屡屡上演,让人仿佛看到了汽车国企改革的无限可能,由此也拉开了中国汽车产业改革的大幕。紧随其后,吉利重组北汽、宝能控股奇瑞、柳汽收购野马……一系列重磅信息由相关途径曝出,而“胡说八道”似乎成了当事方企业最高领导的“统一”回复。风起于青萍之末,一切都在表明,中国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暗潮涌动,骚动不止。近日,“汽车情报”CEO司爱武,向中国工业报记者发表了他的见解。
中国汽车产业需要“军阀割据”吗
某汽车大佬曾预言:“未来只有2~3家车企能够在激烈竞争中存活下来,现在的车企应该团结起来投资未来,从而成为2~3家未来存活下来的企业之一。”这句话阐述了一个观点,那就是中国不需求那么多的汽车企业。然而,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现有的整车企业多达260余家,各种“新造车”已知的有60余家。
虽然中国市场的包容性非常强,但真的需要这么多汽车品牌吗?以经济最发达的美国为例,目前能叫上名字的品牌也不过为三大汽车集团所有,分别为通用、戴姆勒-克莱斯勒和福特。而与我们同处亚洲的经济强国韩国,也只有现代起亚、三星、双龙等,日本则主要以丰田、本田、日产、铃木等为主。纵观全球,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之“发达”。
当然,每一个企业能活到现在,都有其生存之道。但很明显,中国汽车还处在五代十国的乱战时期或说军阀割据时代,其最大的弊端就是难以提升中国制造的品牌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而一汽、东风和兵装集团之所以要进行整合,目的已经非常明确。李书福的说法虽有些夸张,但其实也说明了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走势,购、并、转或关停将成为今后几年的主流趋势,不信的话我们可以走着瞧。
两极分化加剧兼并重组提速
目前中国汽车产业的这种无序发展,一方面确实做到了“百家齐鸣,百花齐放”,但是另外一方面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产能过剩将成为压在中国汽车企业头上最大的石头。
根据中汽研的调查数据显示,占据我国汽车产量98%以上的30多家主要汽车企业,已经形成3100万辆整车生产能力,而在建的产能也已经超过了600万辆,这个数字在未来或许还会大。毋庸置疑,这已然远远超过了目前可以预见的汽车消费增长。
根据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汽车产业发展的经验,大规模地重组浪潮往往出现在严重的产能过剩之后,产能过剩将成为重组催化剂,中国汽车产业要做强,兼并重组是一条绕不开的道路。
而事实上,早在2009年国务院发布的《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就明确指出了支持大型汽车企业集团进行兼并重组。而在规划出台前后,汽车行业的兼并重组大戏就频频上演:上汽并购南汽、广汽集团兼并长丰汽车、长安汽车兼并昌河汽车、东风汽车与福汽集团签署了股权框架合作协议。再加上最近频频爆出的吉利重组北汽、宝能控股奇瑞、柳汽收购野马,多米诺骨牌效应一触即发。看的出来,政策这只无形的手在支配着中国汽车产业的稳步发展。
可以预见的是,在政策的指导下,加快行业重组的步伐,通过重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使一批被边缘化的,生存能力弱的企业将退出这个竞争舞台,形成几家有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进一步提升中国汽车工业的整体竞争力。
八仙过海能否各显神通
提起国内汽车业的兼并重组,大家往往想到的是“大鱼吃小鱼”和“弱肉强食”。然而按照目前的市场动向和国家的相关指导思想分析,未来中国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或将演变为:实力雄厚的民企收购或控股“落魄”国企、势头迅猛的国企收购三四线民企亦或是弱势国企、国资和民资混合所有制模式这三种形式。
其中,以民企收购或控股国企最为业界关注。众所周知,民营企业最大的优势就是产权明晰,机制灵活、经营效率高、创新创业动力强。而国有企业,在项目资源、人才科技、行业积累等方面拥有天然优势。正是基于此,二者有了各取所长、优势互补,实现做大做强的共同基础。
此外,国家政策所支持的混合所有制改造或许将成为下一步的发展重点。例如吉利与北汽、宝能与奇瑞都很有可能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其实,这样的改革并非没有成功的先例。例如,在马自达退出海马之后,一汽就参与了对海马汽车的改造,成立了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其中一汽集团股比为49%,海马汽车股比50%,海南省国资委占比1%。为了便于企业更顺畅开展工作,海南省国资委把1%的投票权授权给海马。虽然近两年一汽海马表现不尽如人意,但混改当初的几年确实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出现了福美来、普力马等爆款车型。
此外,在汽车国企改革工程中,很多人非常关心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而从目前来看,与单纯的民企收购国企相比,混合所有制或许是最好的方式之一。一方面,民间资本的进入,可以帮助陷入财务困境的国有企业快速解决资金难题。另一方面,国企成熟的配套生产设备、管理制度等软硬实力,也可以得以更大效能的利用。
当然,并购也好,控股也好,混改也罢,都是重新推动中国汽车产业整合发展的手段。而且,从目前来看,军阀割据的汽车混战时代并不利于整个汽车产业的良性发展,时势造英雄,那么如今出现各种各样的并购传闻也就不足为奇了。
经过30多年的野蛮生长,中国汽车产业也将面临重大变革的历史时刻。而不断加剧的两极分化,加剧了军阀混战状态的终结。更何况,这是一个“一切皆有可能”的资本时代,将“胡说八道”变成“铁的事实”也不是痴人说梦。当然,我们所期望的是,作为大国重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越来越好。
分享到:
登录
评论一下
评论
0
人参与,
0
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
0
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
确定
取消
热门文章
2024年中国工业报社“寻找中国新质生产力标杆活动”全面启动
2024-04-15 11:21
中国工业报旗下“能源与原材料工业”公众号全新上线!
2024-04-10 14:35
私域消费乱象调查:有的收钱不发货有的非法荐股
2024-03-26 09:34
万亿美元大市场 中国加速发力2027年综合实力世界领先
2024-03-26 08:58
中国为世界经济复苏和稳定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
2024-03-24 14:54
如何以人工智能引领产业融合发展?要瞄准这些前沿方向
2024-03-25 10:03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