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航天科工二院203所为一家航天院所研制的某型天线测试转台通过了验收评审。该天线测试转台对原进口转台控制器的故障进行定位,借鉴已往替代的进口转台研制经验,经过实时获取、分析与整合通信文本得到完整的通信协议,运用成熟的伺服控制技术,完成了与暗室原天线测试系统的无缝连接。
据了解,转台是天线、天线罩、RCS等测试系统的关键机电设备,转台形式各种各样,有大有小,所承载的测试天线,广泛应用于船舶、航空、航天等重要领域。天线测试转台一般安装在电磁测试暗室,是近、远场天线测试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属于高精稀贵的产品;过去国内企业大多进口国外知名厂商的天线测试系统,这批进口天线测试系统的转台,至今大部分已经服役了超过10年之久,目前陆续出现各种故障。国外的厂商维修周期长,售后跟不上,即成为了卡脖子工程。转台不能轻易报废,否则系统也将无法工作。如果不花大价钱买新的,就会导致型号停产,甚至严重影响科研生产的进度。
203所正是看到了当前国内的进口机电设备控制系统改造替代的需求,开展了控制系统国产化替代工作。这项工作的经济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假设更换整套系统需要500万左右,而更换转台及控制系统仅仅需要50万左右,只是整机价格的1/10,并且将使用寿命再延长至少10年左右。
经过反复试验和验证,203所改造的转台已经与进口转台功能一致,并且个别指标优于进口转台。用户使用该转台测试试验数据,通过详细地对比分析,认为该转台成功实现了对原进口天线测试转台的国产化替代,产品功能完整,性能稳定,部分指标优于进口设备,已应用于多个型号产品的测试,解决了测试系统的进口转台维修受制于人的难题,认为改造后的转台设备,稳定性、可靠性更高,用户确认将使用该套转台继续进行天线批产。
该所项目负责人贺雷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目前我们已经陆续为航天、航空、中船等行业的五家单位完成了进口转台控制系统国产化替代,航天一用户还给203所开具了应用证明,是对本产品的充分肯定和赞扬。
贺雷强调,改造——就是要坚持自主创新,要摸透国外的系统,在人家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乃至优化。摸透转台控制的关键点,对控制系统的电机类型、反馈类型、通信协议类型等都要摸透;对于用户不能提供明确需求的,或者相应原厂的指标不明确、资料不全的情况,根据改造的复杂程度,提供不同的方案,供用户选择。此外,针对现场的实际应用情况以及用户提出的新需求,实际上替代的结果不是简单的替换改造,而是优化升级为新的自动化设备。
有关资料表明:一航天企业卫星整星测试系统改造,当时卫星的测试任务紧,转台坏了测试任务搁浅。对于整个测试系统而言,对其转台和控制系统进行替代,就像进口的汽车要置换国产的发动机一样,这样比做新的转台还困难。而他们经过几个月时间段的刻苦攻关,终于使进口控制系统实现了国产化替代,提高了维修效率,保证了电器接口、软件接口与原厂的完全一致。
又如:一船舶企业,对扫描架运动过程中的位置触发功能提出了要求。具体而言就是在起始位置要发一个脉冲进行触发,而后等距可控间隔进行触发,天线测试过程中,转台、矢量网络分析仪以此脉冲序列为准采集测试数据。203所通过对软件程序的反复调试和试验验证,最终完成了此项功能,并且具有触发位置精度高、触发响应速度快的优点。
更令人感动的是——由于天线测试系统对定位精度要求高,而控制系统受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因而对定位精度造成影响。针对这一情况,用户提出是否可以通过在控制方面进行补偿以减小该误差。尽管这超出了技术要求的范围,但为使工作更加圆满,203所坚持“更专业、更职业、更敬业”的精神,通过不断的探讨、验证和调整,在好几个昼夜的奋战之后,终于攻克了难关,达到了客户的要求,完全实现了客户自定义补偿参数的功能,帮助客户完成了两项产品军检。用户对此十分满意,并将后续新的转台定制项目全交付给了203所。
据悉,目前203所完成的进口机电产品国产化替代和升级产品已经初具规模,这为逐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进口机电产品国产化替代和升级模式积累了技术储备、增添了信心,进一步坚定了走自主创新的道路。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