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2017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信息发布会”现场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北京召开“2017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信息发布会”。此次会议旨在围绕“信息化引领中小企业发展”主题,总结2016年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作,发布2017年工作要点,以及推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应用,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的服务信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张峰出席会议,并围绕着“信息化引领中小企业发展”主题发表致辞。
改善发展环境 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发展步伐
当前,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和兴起,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通信技术与实体产业及各个领域的全方位深度融合,正在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影响。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成为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协作经济正在重塑传统实体经济形态。
对此,张峰指出,中小企业在实体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新兴产业的重要推动力量和应用新技术的主力军。利用互联网和信息通信技术的优势,把提升中小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能力作为突破口,破解制约中小企业发展难题,改善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任务。
工业和信息化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制定“十三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不断提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推动“互联网+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培育行动”等计划的实施,利用互联网和信息通信技术,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力提升中小企业的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把着力提升中小企业“两化”融合能力,更好发挥在产业链和创新链中的作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一是着力服务实体经济。要深化信息通信技术在传统行业中小企业的集成应用,广泛应用互联网改造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促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跨界深度融合,推动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增强企业的互联网意识,积极采用工业互联网、工业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按需制造、众包设计等新型制造方式,鼓励支持平台经济、移动O2O等新型商业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推动小微企业创业创新。要充分发挥大型信息化服务商的资金、技术、人才、客户资源等优势,搭建创业服务平台,加速创意和技术成果产业化,助推一批中小企业快速成长。组建面向行业和服务全行业的开放式创新平台,促进大中小企业间的资源协同共享与供需对接,推动形成一批竞争优势明显的创新型中小企业。
三是持续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打造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的专业队伍,构建具有相当规模和覆盖面的服务网络,持续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专项计划和行动。政府发挥引导和推动作用,调动信息化服务商和中小企业两个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并开展合作。大力培育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市场,营造有利于发展的社会舆论氛围。
张峰指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理念,也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原则。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特别是互联网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普及,将有助于加快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发展步伐,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 促进中小企业生产方式变革
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局长马向晖,介绍了2016年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作取得的成效。据不完全统计,18家大型电信运营商在全国建立了907个服务机构,配备了近11万名服务人员,联合近7600多家专业合作伙伴;企业投入的资金约18.72亿元;年内组织开展宣传培训和信息化推广活动13000余场,参加活动的人数达670多万(人次),与地方政府部门签署了409份合作协议。
马向晖强调指出,2017年是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实施的第十二年,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应用,中小微企业的信息化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和多层次趋势,我局将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指导意见》(工信部企业〔2016〕445号),进一步拓展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方式,突出服务重点,推动新产品、新业态、新市场和新模式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不断提高信息化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大型信息化服务商在技术、人才、网络资源和服务能力方面的优势,深入研究中小企业发展的信息化共性和关键需求,建设完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不断完善研发设计、管理提升、市场营销等支持企业核心业务发展的信息化应用服务,采取线上、线下多种服务方式相结合的具体做法,开展咨询诊断、技术支持、筹资融资等服务,提供中小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探索信息化解决中小企业发展难题的有效手段,提高服务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二是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制造等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在中小企业信息化中的普及和应用,鼓励中小企业通过信息技术开展研发设计,提升创新能力;推进生产制造流程的柔性化改造,发展网络众包、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促进中小企业生产方式变革;通过应用经营管理信息化软件,并逐步向商业智能转变,全面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依托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资源提升精准营销效果;推动互联网金融应用,拓宽融资渠道,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三是促进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引导和鼓励大型信息化服务商、专业服务机构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向中小企业开放入口、数据信息、计算能力,通过任务众包、生产协作、资源开放等方式,培育产业链、打造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大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协同研发、协同制造、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四是深入开展信息化服务。进一步加强各级政府部门与信息化服务机构的合作,针对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服务需求,发挥服务机构的人才、技术和资源等优势,利用已经形成的服务网络和专业机构,使服务与需求对接更为有效。积极推动和支持信息化服务商深入各地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等,开展大规模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宣传普及、专业人才培养和应用推广活动,创新培训方式,增强体验效果,促进供需双方合作共赢。
发布会上,中国联通、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中国网库、畅捷通信息技术公司和北京数码大方分别就落实“中小企业提速降费,助力双创”行动计划;如何运用大数据践行金融创新,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如何运用大数据构建诚信体系,帮助中小企业通过增信解决融资难问题;运用产业互联网,支持实体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创新应用;怎样通过大数据分析,开展中小企业运营指数研究和信息化服务;以及“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研发创新与协同设计”等方面发布了相关服务信息。中国联通、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北京数码大方、中小企业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网库分别与部分地方的人民政府、经信委、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签署合作协议30余份。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副巡视员刘怡主持会议。来自地方政府部门、信息化服务商和服务机构、行业协会代表等参加了发布会。
请输入验证码